漯河市郾城区李集镇小学开展传统文化第一课活动

河南省教育网 2024-02-26 17:32:57

2月25日,开学报到第一天,刚过完元宵节,但是郾城区李集镇小学的校园里却依旧年味十足,孩子们用各种造型的灯笼装扮校园,在活动中体会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灯笼是元宵节的重要象征之一,是前人传承下来的文化遗产。当孩子们挑着灯笼穿行在热闹的街头小巷时,他们或许并不能完全理解这种习俗所蕴含的内涵,但是这种传统和文化已经在他们心中扎下了根。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这份文化遗产将会伴随他们前行,指引他们走向光明的未来。

元宵作为元宵节的传统食品,在中国由来已久。元宵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皆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圆幸福,年年欢聚。在开学第一天的 “传统文化课堂” 上,同学们听得很认真。他们把自己的祝福做在灯笼里,送给了校园中 “最可爱的人”。

此次活动的开展,有效发挥了学校主阵地的作用,并根据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有序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营造出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学校同时也呼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创新传承载体和传播渠道,探索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共建共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长效机制,激发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活力。

(通讯员 王勇凯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