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经典诗文,树当代风采——舞阳县孟寨镇初级中学举办集体诵读展演

河南省教育网 2023-12-29 10:48:15

中华经典古诗词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的瑰宝,代代吟诵,千古不衰。中华古诗词历史源远流长,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2023年1228日下午,舞阳县孟寨镇初级中学举办集体诵读活动,让同学们在集体诵读的舞台上,用诗心,铸匠心,一同礼赞中华诗词的不朽芳华。

本次展演由毛小芳老师主持,共三个篇章,分别是七年级的山水篇,八年级的爱国篇,九年级的励志篇。在她娓娓动听的开场白中,集体诵读拉开了帷幕。

无论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还是“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当你走过名山大川,感叹眼前的无限美景时,一定要记得找寻镌刻在山水间的诗意,吟诵心中的经典,用诗意拥抱祖国的万里河山。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山水篇中的《将进酒》,带领我们跨越时间的维度,探讨古人对于人生的态度,以此共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描述了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在面对离别时抒发了怎样的愁绪?《次北固山下》,是一个新时代的开端,它蓬勃向上,锐不可当,万千气象于此刻华丽展开,盛世的最强音也于此刻轰然奏响。《江南逢李龟年》,让人感受到彩云易散琉璃脆,长安所有的繁华,碎落在苦难里,亦如他们言不由衷地流离到江南。这么偶然,是欣喜,更是无奈。《天净沙·秋思》,在夕阳里唱出了游子对家乡的魂牵梦萦,在古道边道出了游子对家乡的无限思念。《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透过诗人的笔,随着他的笔触,我们登高远望,一幅鲜明的战乱画卷:长安城中战火纷飞,残恒断壁中,一丛丛菊花寂寞地开放。《夜上受降城闻笛》,在孤寂的边塞之夜,沙似雪,月如霜,笛声悠扬,唤醒无尽的思乡之情,道出了戍边将士的辛酸与乡思。《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风雨的洗礼总是让人猝不及防,无处躲避,千年前的诗人陆游也经历了一场风雨,他以痴情化梦征战疆场。《潼关》,过了潼关,将是重重叠叠、浩渺无际的秦岭山脉,再没有平坦之路,诗人瞻望着,思索着,感叹着。

爱国篇中的《满江红》,带大家重温历史,感受民族英雄岳飞的赤诚之心。“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让我们以岳飞为榜样,精忠报国。《春望》,融情于景,情景相生,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雁门太守行》,用浓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奇异的画面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万变的战争风云。《龟虽寿》,告诉我们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精神。《卜算子·咏梅》,歌颂了中国共产党人英勇无畏,绝不屈服,勇于迎接挑战的决心和精神。《少年中国说》,揭示少年的眼里装着星辰大海,少年的肩膀担着草长莺飞,少年的手里握着前途未来,少年的脚下踏着祖国万里,这样的少年,怎能不豪情满怀。愿少年在征途后,回眸时,初心不改,使命不移,胸有丘壑万千,心有繁花似锦。

通过此次集体诵读,同学们不仅领略了古诗词的博大精深,更体会到一代代文人骚客的情怀,加深了对古诗词的理解,坚定了传承古诗词的信心和勇气。本次经典诗歌朗诵展演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同学的文化自信。让我们一起传播当代中国价值理念和符合世界进步潮流的优秀文化作品,让中华文化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屹立于世!

(通讯员 赵武 吴梦娇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