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示范区教体局在太行路学校举行“阅读”项目组第二轮研讨活动
5月26日,济源示范区教育体育局在太行路学校举行阅读项目第二轮研讨会。教育专家王飞教授、局项目组成员、全区各中小学校校长及教师代表100余人参会,围绕学生阅读能力提升展开研讨,探索新时代阅读教学的实践路径。
“阅读”项目组研讨活动现场
研讨会首先展示课例。济水东园学校成琳老师执教二年级《孤独的小螃蟹》导读课,通过“猜一猜情节、读一读片段、圈一圈关键词”的互动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整本书阅读的基本策略。课堂以“预测—验证—归纳”为主线,引导学生逐步掌握阅读方法。太行路学校卢萍老师以《骆驼祥子》为范本,设计“课本剧创作—悲剧成因分析—结局改写”三大任务,学生深入阅读课文、代入人物角色、探究社会背景,从理解情节走向对人物命运与社会现实的深层思考,实现从“读故事”到“读社会”的思维跨越。课例展示后随即进行评析,各项目组成员代表针对两节观摩课,在整本书阅读教学形式的突破、教学的关注点、AI等现代手段应用、阅读计划创新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研讨交流。
研讨会现场展示课例
接着进行专家指导。王飞教授以“阅读三问”,直击当下阅读痛点,指出多样化阅读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日常阅读教学一定要让阅读回归课堂。他强调“基于证据的深度阅读”是破解浅表化阅读的核心,只有在阅读中引导学生探寻基于证据的阅读之法,才能把阅读真正引向思维。
研讨会上专家指导
教育体育局副局长李雪颖深入分析阅读项目学校存在的理解窄化、学科壁垒、评价困境等问题,从国家战略和新时代育人需求的高度,给予方向性的引领。她倡导各校,要融通阅读空间,构建书香校园氛围,打通课内与课外、家庭与学校、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界限,构建全方位、全科式、有意识与无意识相结合的阅读体系;学科教师要构建起自己的阅读方法体系,做学生读书的引路人。
研讨会总结了阅读项目建设阶段性成果,探讨了阅读空间融通、评价体系优化和教师能力提升等热点问题,推动阅读教学从“学习阅读”走向“阅读中学习”。
(通讯员 李书文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