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山城区石林中心小学:教学模式“试比高”,三尺讲台争风流
为打造学校独特、高效的课堂模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3月12日至三月15日,鹤壁市山城区石林中心小学举行校级语文教学模式公开课。我们学校的教学模式为“1+5“,“1”指课前练习,“5”分别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播,课中练习,课后拓展。
教学模式公开课由教导处提前拟定公开课比赛方案,以2022版新课标“教-学-评”一体化为评比依据,制定评分标准和细则。从教学设计、说课、课堂展示、课堂生成,学生表现,及评课六大板块进行考量,评出一、二、三等奖。每个教师的展示时间由教导处制定。
在教导处精心组织下,教学模式公开课闪亮登场拉开了帷幕。第一个“披挂上阵”的是一年级语文老师,李老师深度挖掘教材,结合学生身边的熟悉事物及真实的生活情境带领学上进入了《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课的学习。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搭建支架,让学生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让学生明白要懂得感恩。更让学生明白,语文即生活,把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或情景按照一定的格式“说”出来,就是语文。课堂中,无论是尖子生还是中等生乃至潜质生,都能跳一跳就“摘到桃子”,体现了“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理念。
琚瑞玲老师的这节课思路清晰,任务明确,也运用了课堂联系生活的方式,比如“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也像陶罐和铁罐一样,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呢?”老师用学生最熟悉的铅笔和钢笔让学生比较。这样的熟悉的事物,学生有话可说,学生兴奋至极,“一折就断,钢笔折不断。”“铅笔需要用会就削,钢笔不用削,铅笔写错了可以擦,钢笔擦不掉。”学生思维和课堂氛围完全被调动起来。
胡老讲的的《千人糕》,现在的孩子理解起来有困难。第一,年龄小,第二,下地劳动这样的事情几乎没有。感受这样的文字,确实不易。胡老师以抓关键词的方法,在学生不易理解的地方,以图片辅助学生理解,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教学智慧可见一斑。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本周的教学模式公开课为全校模式公开课开了个好头儿,让还未讲公开课的老师们心中燃起了“试比高”的“火苗儿”。对提升老师教育、教学水平乃至学校教学质量都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通讯员 李秀琴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