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淇县同济小学开展武术社团活动

河南省教育网 2024-01-04 09:49:09

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传承民族文化、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孕育着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淇县同济小学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夯实立德树人根基,立足“五育并举”,巩固“双减”提质增效,秉持“武备”教育思想,赓续五千年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学校大力推进“一校一品”武术体育发展特色项目建设,以“朝教育”文化为支点,积极探索健体育人“武课程”的建构与实践。

学校高度重视,加强宣传和引领。学校为了推广武术,开课按低、中、高年级段,分层设计教学内容。目标明确,训练有的放矢。通过课堂中对学生分层次进行武术教学,让全校的学生从小开始学习武术,奠定了武术基础。

武术进社团,集体训练创特色。近年来,学校以“百花绽放豫见朝歌”为办学宗旨,把“全面发展时代新人”作为育人目标,通过开发多样化的学生社团校本课程,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社团活动中全面发展,快乐成长。

“嘿、哈!嘿、哈……”铿锵有力的口号响彻学校上空,马步、劈掌、冲拳、踢腿……大家时而挥臂、时而击掌,一招一式,英姿飒爽,尽显同济学生阳光健康、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武术进课间,正确引导展精神。学校秉持着“武备”教育思想,落实“健康第一”,“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阳光体育理念,将大课间活动纳入学校的常规教学,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确保学生每天在校体育活动不少于一小时。“武术之道,源远流长。外练筋骨,内练意气......”全校学生齐做校本特色武术操,涵养精气神,打造特色体育大课间。

武术进活动,精彩展示显成果。武术画报展览、武术书法作品、武术歌曲传唱……打破学科边界,积极探索“学科+”融创课程,以武育德、以武益智、以武展美。据悉,该校编排的节目《传承》很巧妙地将传统戏曲和中华武术元素巧妙融入里面。

武术出成果,脚踏实地展未来。学校把武术与课间活动相结合,形成人人爱武术,人人会武术的氛围。下一步,学校将以更高的目标、更实的举措,进一步聚合学校、社会各方资源,大力发展武术特色项目,高质量推动“一校一品”创建,为成长赋能,着力培养兼具“康健的体魄、劳动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改造社会的精神”的新时代好少年。  

(通讯员 马天姿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