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淇县同济小学:翰墨飘香润童心 书法载道育未来
近年来,淇县同济小学校着力打造“朝”教育品牌,提出“书法进校园”,在“书以载道,立品成人”的特色发展理念引领下,把学校德育教育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完美的结合起来,形成了特有的“立”文化体系。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和省教育厅《关于贯彻〈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实施意见》的各项要求,将书法教学工作纳入学校整体计划之中,成立书法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为保证书法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我校专门设置书法专项经费,先后投入资金10多万,用于标准化书法教室建设和购置笔墨纸砚、名人书法作品等有关硬件设施,为师生提供免费服务。
我校非常重视师资培训,在经费上大力支持,分批组织教师走出去学习观摩,在“走出去”的同时还“请进来”,我们特邀全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省书法协会会员孙清胜老师为教师授课。
我校营造了浓厚的书法氛围。书法走廊、教室书法角、书法橱窗都悬挂着名家书法作品、书法家碑帖、师生优秀书法作品,散发着阵阵墨香,让人沉醉其中。
我校在坚持以文化环境育人的基础上,开展软笔硬笔书法教育,以强化学生书写、社团活动为途径,丰富多彩的书法活动为载体开展书法教育工作。
形成了“1+3+4+5+N”的书法教育管理模式,有计划、有实施、有总结。“1”指上好每周一节的书法课,有练习、反馈、评价。“3”指创建三个氛围,即创建学校、班级、家庭书法艺术氛围。“4”指落实四个保证,保证教材质量、保证教学教研、保证时间固定、保证全员参与。“5”指开展五大活动,即名家书法展览参观活动、师生书法展示活动、师生三笔字比赛活动、书法社团活动、书法艺术节活动。“N”指融合其它学科,协同发展育人。
构建了“讲解示范、学生练习、教师批改、交流评价、书法欣赏”的书法课教学模式,使我校书法教育焕发勃勃生机,成效显著。我校师生的毛笔、硬笔书法作品在各类省市县级比赛中屡屡获奖。
校长王俊梅表示,我们将以河南省书法教育实验学校创建为契机,继续深入推进书法教育工作,实现“以字育德,以字启智,以字修身,以字促美”的教育目标,在孩子们幼小的心中种下一颗书法艺术的种子,让墨香润泽孩子的童年!
(供稿 郭素静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