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助航——商丘工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简报(第三期)

河南省教育网 2025-07-06 17:56:56

盛夏时节,骄阳炙烤大地,商丘工学院学子的实践热情却比烈日更炽。近日,该校多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奔赴城乡各地,将专业所长融入社会服务,在乡村振兴、文化传承、民生关怀等领域书写青春担当。

6月28日,土木工程学院“时空笺语”实践团深入商丘市清凉寺、广元寺等古建群落,运用结构力学、材料检测等专业知识,对古建筑墙体裂缝、梁架腐蚀等问题开展系统性评估。队员们结合BIM技术与智能监测方案,提出“数字化建档+微更新改造”的保护路径,让千年古建在技术赋能中重焕生机。“当亲手测量斗拱榫卯结构时,才真正理解‘传承’二字的分量。”团队成员王同学感慨道。

同日,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智农通途”实践团在刘佳庆、张梦伟两位教师带领下,走进民权县参政种苗有限公司的智慧农业基地。队员们蹲守大棚采集土壤墒情数据,开发农业物联网监测小程序,并与技术员共同调试无人机植保系统。“我们把课堂上学的传感器原理变成了田间的‘数字管家’。”团队负责人介绍,其研发的病虫害预警模型已在当地试点应用,为传统农业插上科技翅膀。

经济与管理学院“四平新响”实践团则聚焦文化传承,在邓巧老师指导下走进砀山博物馆。通过梳理“花鼓子”戏曲向京剧融合的百年脉络,队员们以老照片、戏服道具为切入点,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科普H5。随后,他们在梨花广场开展“非遗+文旅”调研,设计“戏曲体验工坊”等沉浸式项目,推动传统艺术从展柜走向大众生活。

6月29日,医学院“孕悦新生”实践队走进汝州市人民医院,针对产后女性护理需求展开调研。队员们设计“孕产妇心理状态评估量表”,联合产科医护开展产后康复讲座,并建立线上咨询平台。“一位新手妈妈握着我的手说‘谢谢你们懂我们的辛苦’,那一刻突然明白学医的意义。”队员李同学在实践日记中写道。

据悉,商丘工学院今年暑期共组建28支实践团队,覆盖12个专业学院。从豫东古建群到智慧农田,从非遗展馆到医院产房,学子们正以“专业实践+社会服务”的双轮驱动模式,让青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光彩。正如该校实践负责人所言:“当课本知识与现实需求碰撞,青年学子才能真正读懂‘使命’二字的时代内涵。”

(通讯员 邵宏博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