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助航——商丘工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简报(第一期)
蝉鸣惊盛夏,实践启新程;青春扬热血,步履踏征程;以知融实干,用爱筑真情;商工学子,正奔赴四方,在时代浪潮中,书写属于他们的奋斗诗行,让理想之花在广袤大地上绚丽绽放。
土木工程学院“乡居智行”实践队
6月26日,商丘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乡居智行实践队在A6会议室举行出征仪式,郭志宏、李佳秀老师及全体队员参加。6月27日,实践队抵达洛阳市丰李镇开展乡村房屋现状调研。队员分组入户走访,运用专业知识评估房屋结构安全,检查屋顶防水、基础稳固等,记录建筑材料,并与村民交流了解居住需求与改善期望。此次实践既让队员将理论用于实际,积累经验,也为后续优化乡村居住环境方案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撑,助力丰李镇乡村振兴。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心晴守护”实践队
6月26日下午,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心晴守护”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举行出征仪式,学院指导老师焦乾致、宋可可及全体成员参与。此次出征仪式为活动开展筑牢基础,实践团将以实际行动守护学生心理健康,用科技与温情编织心灵防护网,以青春之力点亮成长路上的明灯,在守护与陪伴中,为莘莘学子撑起一片晴朗的心空。
经济与管理学院“智慧助农”实践队
6月27日,商丘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红领巾实践团赴虞城县李老家乡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关注乡村留守儿童。实践团先与乡政府对接,在刘主任介绍下,锁定杨庄、史庄为重点调研村落。随后成员们走街串巷,通过与村民交流锁定留守儿童家庭。接着他们带着慰问品入户,与家人交谈,了解孩子生活、学习情况及家庭困境并认真记录。此次实践是商工学子关注留守儿童、践行社会责任的体现。他们深入基层感知儿童成长痛点,坚定了用行动传递温暖、助力乡村发展的决心。
教育与现代艺术学院“探韵鱼灯”实践队
6月26日,商丘工学院“探韵鱼灯”社会实践队举行出征仪式后,奔赴虞城县利民镇土园村,开启7天鱼灯文化调研。实践队走进非遗传承人王站老师工作室,王老师讲述鱼灯起源与发展历程,并演示破竹、扎架等制作工序。队员们参观精美鱼灯作品,感受非遗魅力。此次实践让队员收获颇丰,未来他们将积极推广鱼灯文化,助力非遗传承。
征程已启,使命在肩。商丘工学院各实践团队将以专业为帆、以热忱为桨,在乡村振兴、文化传承、心灵守护等领域深耕实践,用脚步丈量责任,以行动诠释担当,在时代浪潮中书写属于当代青年的多元奋斗答卷。
(通讯员 邵宏博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