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这10个故事……
河南省教育厅
2021-07-03 14:04:22
“1岁致敬100岁”第二季来了!


今天
这十位青年党员接力
讲述自己与党的初心故事
向党的百年辉煌致敬
以青春的名义书写担当
“从疫情开始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都没有懈怠过,2020年7月的那天中午他倒在办公桌前,再也没有起来……”时隔一年,江恩丽·沙特别克讲到党支部书记孔尔肯别克·热哈吾拉,仍然特别激动,最后泣不成声。

江恩丽是一名哈萨克族学生,来自新疆阿勒泰。去年疫情暴发时,寒假回村的她第一时间报名参与了家乡疫情防控工作。
作为郑州大学预防医学专业的一名学生,她利用专业技术,和村级疫情防控小组成员一起入户筛查,给村民宣传防疫知识,还辅助村干部做村级台账登记整理工作……
作为刚刚入党的一名年轻党员,江恩丽耳濡目染孔尔肯别克·热哈吾拉的工作作风,深刻地认识到一名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村民也从他身上了解了中国共产党,他做的事情太多了,每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给他打电话他就一定能解决。疫情防控期间,他一直吃住在办公室,生怕别人有事第一时间找不到自己。”
江恩丽说:“他多次跟我说,恩丽,你学过预防医学,知道怎么做才能防控疫情,我带着你,你跟村民宣传怎么做好防护措施……每次提起他都会泪崩,他对我影响很深。”
孔尔肯别克·热哈吾拉牺牲后,江恩丽把他当作标杆,来要求自己。“去年年底,我被评为学院的优秀党员,这么多荣誉中,这个是我最值得夸耀的。”江恩丽说。
江恩丽从小就有一个医生梦,这次的经历让她深深懂得自己专业的重要性。即将毕业的她充满信心,今年3月,她考取了选调生,将用实际行动践行当初“练就过硬本领,建设美丽家乡”的初心。
江恩丽说:“我要努力做到党龄长一岁,党性强一分,做一朵冰山上的雪莲,不惧艰辛,勇往直前。”
从“她”到“她” 一场初心的接力


“一场舞台剧下来,我深深地被李芳老师的故事震撼了,那一刻起,成为教师的梦想已在心里埋下种子。”娄原菁聊起她的“教师梦”,陷入了回忆。
娄原菁是郑州师范学院传播学院的一名青年党员教师,2019年入职的她虽然工作时间不长,但在前辈和同事们的关怀下迅速成长。在教育一线,她坚持立德树人,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立志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成才,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在日常教学中,她用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认真对待每一堂,精心准备每一次演出。“学生们有所收获,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和认可。”她说道。
娄老师热爱舞台,扮演过很多深入人心的角色,其中对她影响最深的就是在2018年的舞台剧《星空》里,她扮演为了救学生而殉职的“最美教师”李芳。“演出时,出现了最令我动容的一幕:当我们手捧杜鹃花唱起《那些花儿》时,台下的观众自发地起立,跟着我们一起鼓掌、一起流泪,也就是那一刻,我下定决心‘当个老师’!”
我的“护水梦”


出生于南阳市淅川县的关梦聃目前就读于南阳师范学院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关梦聃是河边长大的孩子。小时候,她常赤脚在河边玩耍、摸鱼捉虾。从小,她便和爷爷奶奶一起做志愿者,捡拾水边的垃圾,保护水资源的“梦”就这样在心底萌生。
上高中后,关梦聃从爷爷口中得知家乡成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了解到家乡的水要送向京津地区,她不仅为家乡感到自豪,也为自己以前做的点滴事情感到骄傲。高考报志愿时,关梦聃毅然报考了南阳师范学院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并被顺利录取。从此,她的“护水梦”插上了专业知识的翅膀,变得更加清晰。
2020年,经过不懈努力,关梦聃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在校期间,她也不忘继续做环保志愿服务,积极参与国家绿色地球志愿者活动,践行着梦想,她设计的“新型便携式净水杯”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中立项并获得了国家级奖项。
关梦聃接下来的计划是在水资源方面继续深造,待学成归来,她要重返美丽的家乡,将“护水梦”圆在南水北调工程上。
三次转身找到初心


从退伍军人到教练员再到大学教师,在别人眼中,孟令壮的职业转变跨度很大。是什么让他有了这么大的转变?
孟令壮2000年从吉林省武警总队长春支队退伍后,就在河南一家培训公司做教官,跟随一位专门做素质拓展的老师学习了7年,边学习边实践,逐步成为一名小有名气的教练员。
2016年,孟令壮加入了黄河科技学院,成为一名大学教师,专门负责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的素质拓展课程的建设与开发。
谈到教练员和大学教师的区别,孟老师感慨良多:“我以前只会做训练、做引导,做教师之后,必须把这些实践上升到理论方面,不但要知道怎么做,还要知道为什么这么做,并且要知道怎样引导学生这样做……我把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又学着从理论中反馈于实践,有种脚踏实地、落地的感觉,我觉得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从教练员到大学教师,这对孟令壮来说一点也不奇怪,他从小就有一个教师梦。他的妈妈是一名小学教师,妈妈兢兢业业工作、悉心教导学生的场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妻子是一名课外辅导班的老师,也算是同行了。”谈到自己的一双儿女,他说,“如果将来我的孩子要做老师的话,我是百分之百支持的。”
孟令壮说来到黄河科技大学之后,除了做教师让他找到了自己,另外最大的收获是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部队的时候,我也写过入党申请书,但是那个时候优秀的同志比较多,名额有限。加入黄河科技学院之后,在新进教师的培训中,学校的党建历程让我特别有认同感,培训结束后,我第一时间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2020年,孟令壮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用了20年,终于回归自己的初心,我特别开心。”孟令壮讲到入党那一刻, 依然非常激动。
一个都不能少


“20年前,一部《一个都不能少》的电影让魏敏芝一夜成名,我当时的情形就是一个现实版的魏敏芝。” 巩义市实验小学张国利回想起自己刚刚踏上教师岗位的情景还是记忆犹新,“我那个时候刚刚毕业,在一所乡村中学任教,满怀热忱。”
她班里有一个叫张伟的同学,经常旷课。“他不上学也不回家,一流浪就是几天,他不来学校,我就去找,什么废弃的厂房、破旧的老屋、山坡、旷野,甚至人家门前的废弃卡车都曾经是他的临时藏身点。”张国利说,“不知道那一年我找过他多少回,最后一次,我记得很清楚是在一个废弃的窑洞里找到他的。”张伟哭着说:“从我第一次旷课开始,我的爸妈就打我骂我,没有人问我为什么逃课,老师也不管我,可是老师你第一次让我觉得我很重要……”从那次后,张伟果然没有再逃过课。
去年,学生约她聚会,席间,组织者小玺说:“这顿饭我已经准备好几年了。初二那年我退学,咱老师是唯一一个劝我不要退学的老师。就为这,我能感动一辈子。”张国利当然记得,小玺是她教的学生里面唯一一个退学的,“那时候学生半路退学的现象很普遍,而他想退学的原因是怕自己考试不及格给班级拖后腿。在我的印象里,他懂事、善良,只是学习成绩不好,我一直感慨了好多年。”
十多年过去了,再见小玺,他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还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业务红红火火。现在的小玺,对孩子的教育特别重视:“张老师从来没有放弃过我,三番五次竭尽全力的劝阻和开导让我至今难忘,把孩子教育好、成才,就是对张老师最大的回报。"
张国利说:“小玺说我能感动他一辈子,其实他又何曾不是感动了我。从教20年来,我一直都在为今天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做准备。对每个学生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让我这么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做老师的热情。虽然我党龄只有一岁,但践行一个党员教师的使命,是我一直的信念和担当。”
火车从梦想开进现实


“何为努力?为何奋斗?我是否真的值得?后来我想明白了,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张祥瑞是从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走出来的一名“准铁军”。从小在铁路旁长大的张祥瑞,清晨的汽笛声是他的闹钟,傍晚列车的呼啸声是他的睡眠曲,伴着晚霞光着脚丫在铁轨旁看列车飞驰而过,“铁路”、“火车”化作一种情怀在他内心生根发芽。
2018年,张祥瑞如愿考入郑州铁院。看着校内的节节车厢,了解一个个党员前辈的事迹,他深受鼓舞,入学第一年就提交了入党申请书。
2020年,张祥瑞和13名伙伴共同组建“中原铁路红色基因青春寻访队”,通过“寻、访、思、讲”四个环节,到洛阳机务段、郑州百年站史馆等地进行探访。
过程中,张祥瑞被郑州站老年雷锋团的无私奉献精神、新时代铁路楷模的铁军品质深深折服,他不断体味红色基因的精神内涵,明晰着作为一名新时代铁路后备军的担当。同年,张祥瑞成为校学生会主席和一名光荣的预备党员。
2021年,适逢校企合作的好政策,张祥瑞成功面试上郑州铁路局,一名准“铁军”就此诞生。
在铁路红色精神的熏陶下,张祥瑞得到本领上的成长和品格上的升华,将家国情、匠人心、铁路魂注入骨血之中,实现儿时的向往,逐步成长为一名有理想、有担当的铁路青年。
不负藏蓝青春


景一丹是河南警察学院法律系的大三学生,今年她入党满1周年。
景一丹的爷爷是一名有着50多年党龄的基层老党员,他总是告诉景一丹,是中国共产党让他们这一代人过上了好日子。爷爷用平凡又波澜的前半生告诉子孙后辈什么是爱党爱国、什么是为民服务、什么是担当与责任。
2018年,景一丹不负家族希望,考入河南警察学院。校史馆里一位又一位为国家为社会作出巨大贡献的前辈激励着景一丹,她也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警察。同年12月,在河南警察学院法律系的党支部会议室里,鲜红的党旗升起,景一丹终于和当年的爷爷一样光荣地站在党旗前。2020年,景一丹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现在,作为河南警察学院的一份子,作为法律系党支部的一名学生党员,景一丹的心态有了很大变化。她时时想到自警自律,做出一名党员应有的表率。
景一丹说:“现在我是预备警官,将来我会是人民警察。少年意气风发时,守家卫国鸿鹄志。我必将不负理想,不负藏蓝青春!”
用镜头记录红色爱情


“刑场作为新婚的礼堂,枪声作为新婚的礼炮,这是人间最纯真、最高尚的爱情……”谈起一个月前在广西开平的五天四夜,吴庆娜语气里充满了对烈士们的崇敬之情。
收到《寻找碉楼之乡的红色故事》全国大学生微拍大赛的通知,她第一时间报名,今年4月10日开始她带领学生开启了一段难忘的开平之旅。
在开平的五天四夜里,他们时刻被英雄们的故事感动着:在周文雍陈铁军烈士陵园,学生们第一次知道,原来他们就是《刑场上的婚礼》的原型,周文雍和陈铁军假作夫妻名义进行秘密活动,被捕后,在刑场上从容不迫地举行结婚典礼;战地记者沙飞是开平本地人,因受到革命感召奔赴前线,与妻子分别,两人的小家之情思都寄托在盼望祖国大家庭的胜利之中……
通过音频、视频以及各种场景的还原、实物的展现,这些故事深深地刻进了学生的脑海中。在吴庆娜的指导下,那些刻在丰碑上的名字逐渐在学生们的镜头里成为鲜活的形象……
从开平归来,吴庆娜认真指导学生将开平之旅的拍摄素材进行整理、制作,她指导的学生作品《沙飞》在全国大学生微拍大赛中获得二等奖。
吴庆娜说:“让观众通过我们的作品了解党的百年历史,让革命精神薪火相传,是我的初心,还有更多的红色故事等着我们去发现、记录、讲述。”
由沙场到校园 “军魂”永不褪色


张宇是郑州经贸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的一名学生党员,也是一名退伍士兵。
小时候,家人经常给他讲“沙海老兵”的故事,懵懂时期的张宇被“沙海老兵”们不畏严寒、忍饥耐渴,徒步穿越“死亡之海”的精神深深震撼,从那时起,参军入伍的种子在他心中萌发。大一结束,张宇决定报名参军,到“沙海老兵”所在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屯垦部队,为祖国的国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服役期间,张宇刻苦训练,由于表现出色,被评为优秀新兵,还获得了优秀义务兵称号。军旅生涯,让他印象最深的是,每遇紧急突发事件,党员干部总是冲锋在前,他们无私无畏的精神,让张宇决心写下入党申请书,并于退伍前,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原有的宁静,作为党员、退伍士兵,张宇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部队“传承三敢精神,发扬四铁作风”的战斗口号,在社区参加志愿服务,在防控点义务执勤,在居民中宣传防疫知识,在休息时间拍摄短视频为武汉加油……这些经历让他体会到,党员不仅是一种身份,更是一种担当、一份责任、一项使命。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龄满1岁的他,用自己的初心故事向党致敬。张宇说:“我将退伍不褪色,永远守初心,请党放心!请祖国放心!”
一次选择 一生无悔


“你,为什么想要加入中国共产党?”
“原因很简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其人民性深深地吸引着我,震撼着我。”有着一年党龄的付月滢,是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级中国共产党历史专业的一名学生。之所以如此坚定地回答,源于她一次次的心灵触动。
2017年,付月滢考入河南师范大学,在校期间,她和老师一起去到辉县柳湾村扶贫,当她将扶贫物资送到老乡手里时,老乡的一句话让她深受触动:“谢谢,谢谢你,谢谢党。”那一刻,“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的“种子”在她的心中悄然生根。
2018年夏天,付月滢跟随学长赴红旗渠进行口述史调研。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改变林县“十年九旱”的历史,县委书记杨贵提出“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豪言壮志,带领30万林县人民用时10年,克服重重困难,自力更生修成“人工天河”红旗渠。付月滢被以杨贵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恪守并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而震撼。在采访除险英雄任羊成老人时,老先生的一句话“怕死就当不了共产党员”让她备受触动。这股“狭路相逢勇者胜,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仿佛一道光照进了这个女孩的心里,使她热泪盈眶,进一步笃定了自己的入党选择。
2019年暑假,付月滢来到了新乡市红旗区清华园社区,挂职基层党委副书记。在日常工作中,她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社区工作做的就是群众工作。付月滢明白了做好社区工作首先要把居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具有主动服务的意识,让自己以耐心换放心,以诚心换真心。这是基层党员干部的职责所在,使命所在。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我党龄刚满1周年。我相信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曾经举起右拳说出的那句誓言——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付月滢说道。



接下来
我们还将为您讲述
更多青年向党致敬的故事
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