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场大型“网友见面会”召开,他们在研究一件大事……
河南省教育厅微信公众号
2020-11-10 17:56:21
昨天
河南教育系统的融媒大咖
齐聚郑州
他们
各抒己见
金句频出
“密谋融合”
……
11月9日,河南教育融媒体建设试点推进工作座谈会举行。全省18所高校的宣传、新闻传播、动画设计、戏曲表演等方面的相关负责同志及2个省辖市教育部门宣传负责同志参加座谈。

此次座谈会主要任务是交流教育融媒体建设经验,推进河南省教育融媒体建设工作,探索新时代“全程、全息、全员、全效”教育融媒体发展路径,明确下一步工作任务。
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副主任陈凯
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副主任陈凯主持座谈会,他介绍了目前河南省教育厅各媒体平台的情况,并进一步明确各单位责任、义务和权利。他表示,在教育融媒体建设上,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做到顶层统筹推进、纵向系统融合、横向外部联动,探索运行新机制、建立新体系、构建新模式、运用新技术,着力推进政务媒体融合发展、打造全媒体传播生态。
河南省教育网联席总裁于政庆
河南省教育网联席总裁于政庆表示,该网将在省教育厅的领导下,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提升技术水平和服务保障能力。同时,计划打造一个集统筹协调、融媒发布、舆情应对、政务服务和公众互动为一体化的多功能平台,从而更好地为河南教育服务。
看看他们都说了啥
座谈会上
参会人员踊跃发言
他们分享融媒体工作经验
并围绕教育融媒体建设
提出了各自的意见和建议
(按照发言先后顺序整理)
开封市电化教育馆融媒部主任
陈悦晨
如何加强教育融媒体自身“造血”功能?
建议我们学习当前各级各类网络新媒体建设思路。融合全系统资源,构建教育融媒体生态圈,利用自身的资源积累,利用不断升级的新媒体技术手段让生态圈中各方力量都能够交换价值,使融媒体中心通过市场化运营实现造血功能、价值变现,提高整体实力。
河南大学民生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
段富力
一、加强省教育厅在省辖市及各高校的通讯员队伍的协调作用,定期培训,做到令行禁止、快速高效,再辅以合适的奖惩机制。
二、按月或季度对各高校融媒体平台建设进行评比,对表现突出的高校,邀请进行线上或线下经验分享。
三、采取“中央厨房”模式,做到“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渠道传播”,实现宣传资源最优化配置。
黄河科技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
王军胜
未来学校融媒体建设的重点与方向:
一、发掘好的选题策划。
二、搭建“中央厨房”管理体系。整合校内各宣传部、自媒体平台,充分利用好校内已有资源,校外媒体资源,如与主流媒体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三、建议制定融媒体建设政策、经费等方面标准。
郑州市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中心副主任
曾涛
提出“新闻+服务”理念,在保证新闻更新的同时,增加如小学入学等方面的政务服务内容。同时,提出了融媒体运营专业人才缺失等相关问题。
河南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
何 威
一、开设融媒体相关课程。
二、建立融媒体中心。在共享平台上发布信息,学生利用工作室不同属性完成发布消息的工作。同时,将校园媒体各形态进行整合,拓展校园融媒体平台。
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
于春生
一、依托融媒体技术研发平台,将“中央厨房”系统作为媒资系统、采编发系统、绩效考核辅助系统和用户调研系统。
二、建立教育融媒体专家库,开展业务培训和论坛交流活动。同时,可进行月度或季度的考评。
三、建立融媒体中心硬件机构,使软硬件系统更完备一些。
河南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
肖亮亮
对融媒体管理平台建立的重点与难点进行了分享。
一、充分考虑学校实际情况,进行充足的调研考察、筛选甄别。
二、要理顺融媒体中心运行机制。认清融媒体生产的整体运行网络,为管理机构改革明确方向。
三、要实现人员队伍重组。打破以及取消既有媒体平台,将其人才资源和队伍力量统一纳入融媒体中心,进行全新的重组和分配。
安阳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
张爱善
一、按照“主管教师+学生团队”模式,定期开展培训、理论学习和业务比拼,制定考核激励机制,评先奖优。
二、搭建FTP服务器、官微发布厅QQ群、购买百度网盘等网上网下建设稿件库、数据库、素材库,实现“一次采集、多媒体传播”。
三、组建校媒联盟、新闻宣传信息员队伍和网评队伍。
四、坚持“媒体+舆情+服务”理念。开发校园网手机版和各类小程序,开展信息查询、新生注册、选课、缴费、报修等一站式政务服务。
同时,提出了希望可以定期培训、考核奖励和品牌引领三方面的建议。
郑州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宣传科科长
杨 明
关于省教育厅可以给予的高校融媒体建设支持给出了几点建议:
一、建立大融媒体中心,牵头为各高校提供交流协作平台。
二、支持鼓励各高校之间开展联动。
三、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如鼓励学校配套资金、项目化等。
四、省教育厅融媒体中心提供信息、技术和舆情监测支持。
五、开展优秀宣传单位、优秀通讯员、优秀学生记者等评选表彰工作,由各高校宣传部分配名额。
信阳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宣传科科长
王 超
对于学校在新媒体运营中的经验做出分享:定期邀请电台和电视台的记者对学生做培训;两年会进行一次新媒体论坛;规范稿酬标准。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党委宣传部新媒体科科长
王 锋
提出“师生家长都是记者”这一概念。同时,对于融媒体建设给出了几点建议:
一、定期开视频会议。
二、将参与高校排出值班表。
三、院校之间要相互多交流。
河南教育报刊社新媒体部主任
河南教育宣传网副总编辑
时高玺
一、省教育厅进行筛选,建立河南教育展示端。
二、建设供稿链,开发供稿系统,合理配置供稿员。
三、采取新的融媒体合作方式:“新闻+政务服务+商务”模式,引入商务资源,实现资金保障和融媒资源的长效化。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河南航拍协会副会长
郭 浩
开展创作联动活动,给每个队伍分配航拍指导,集中限时进行创作、后期处理。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
贾 丽
首先,打造学校自己的“融”。其次,形成学校和上级部门的“融”。再次,完成高校与高校之间的“融”。
此次融媒体试点工作是对媒体宣传的一次极大的推动,有助于每个人、每个部门、每个学校跳出自己的小圈子小“作坊”,形成一个大的复合的联动的宣传机制,推动宣传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层面。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
刘博微
关于省教育厅可以给予的高校融媒体建设支持给出了几点建议:
一、建立流畅沟通交流机制,我们可以在第一时间将获取的热点新闻消息素材上传到省教育厅,或者教育厅有一些最新的政策发布,时政要闻,我们可以进行转发,以扩大影响。
二、需要教育厅能够定期举办融媒体建设人员的能力培训。
三、希望教育厅可以通过自生的优势,帮我们在抖音、快手平台发布的一些消息进行流量的支持。
四、希望教育厅在资金上能够给予一定的支持。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传媒学院院长
王松林
一、从大一开始,根据特长进行分类培养,稳定输出。
二、将新媒体的运营工作作为实训教学的一部分,期末进行考评,对于优秀学生给予学分奖励。
郑州工商学院新闻中心宣传科科长
李继川
如何培养高校学生记者队伍融媒体人才?
一是团队组织架构分工明确。
二是学生团队管理模式有模板、有“套路”。
三是办好培训会,集中力量解决“老带新”问题。
如何将团队向下延伸,激发融媒平台活性?建立基层通讯员队伍的必要性,如何建立?
一是要从制度上形成可见的“约法三章”。
二是推行信息员制度,强化宣传工作联络。
三是郑州工商学院融媒体中心的基础模式是自上而下顶层设计模式。
郑州商学院新媒体科科长
鲁 楠
建议筹办河南省教育融媒体试点成立大会,邀请各试点单位负责人及学生参加,制定详细议程。
同时,将章程予以公示、邀请优秀代表发言、全体宣誓、颁发融媒体基地证、融媒体高校记者证等,公布融媒体试点供稿制度、奖惩机制及考核办法、试点建设教师团队交流群、学生团队交流群等,将目前我们在做工作仪式化、制度化。
河南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新媒体科科长
郭迎新
搭建宣传矩阵,激发融合新优势。
一是理顺机制,实现资源广,提供政策扶持、财政支持、人才支撑等。
二是整合报纸、刊物、网站、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各类媒体资源优势,打造出“五位一体、功能多样”的校园融媒体移动宣传矩阵。
三是立体推进,深化“一个内容、整体策划、多元传播、全方位覆盖”的传播模式。
河南大学美术学院动画系副主任
倪 娜
建议成立教育融媒体动漫基地工作组,并希望教育厅给予如下支持:
教育厅为动漫基地授牌;建立高校专家库,授予专家聘书、优秀指导教师证书、优秀实习生证书;教育厅平台采用并发布设计作品需署名;以平台采用为准,按项目数量提供项目经费支持。
河南大学党委宣传部
新媒体管理科科长
赵 雪
一、开设融媒体课程平台。
二、建设融媒体工作室,学生可以实习。
三、拓展融媒体平台。
四、建立融媒体学生记者培训。
五、组织各高校进行团建。
洛阳理工学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
赵燕昌
一、省教育厅牵头建立融媒体任务分发创作工作群或系统。定期召开选题策划线上会议、头脑风暴,确定选题及时分发任务、征集素材、指定编辑团队。
二、建立融媒工作交流微信群,第一时间分享各自高校优秀内容,彼此借鉴学习。
三、媒体中心试点单位可轮值召开融媒体建设论坛,指导教师带领团队骨干参与交流,学生团队之间要经常性交流走动,
商丘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
李 辉
一、定期的线下活动和培训,学生记者之间的交流学习是可以得到很大的强化提振的。
二、考虑将学生团队向下延伸,激发学生记者主要参与的融媒平台活性。考虑建立河南省的教育融媒体基层通讯员队伍。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新闻中心主任
葛 畅
一、技术层面:搭建媒体资源库,多渠道采集。各高校作为共享联盟,可以通过人员对接、平台沟通进行高效联动,实现从“全媒体”向“融媒体”的跨越。
二、人员层面:加强高校融媒体人才队伍的持续培养,吸纳年轻人才加入,从人员配置上增加融媒体的人员数量。
三、内容层面:深耕本土特色内容,多终端发布。
河南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
刘春德
一、进一步形成统一的融媒共识。
二、进一步厘清校园融媒的建设机制。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探索,我们认识到在推进高校融媒体中心建设的过程中,主要存在“自上而下顶层设计模式”“平行交互信息沟通模式”和“由内向外辐射宣传模式”等几种融合的模式。
三、进一步突破融媒建设的重点难点。首先,要破除思想束缚。其次,要注重能力养成。最后,做好团队延伸。
河南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
周红飞
一、成立河南省教育融媒体联盟,同时按照学校和单位分类设立协作组,能够促进联盟内部交流合作。
二、建立激励机制,必要和及时的表扬、表彰、奖励能激发积极性,同时注重量化,多劳多得。
三、政策支持。希望省教育厅能够推动将融媒体中心建设作为高校宣传部机构改革的举措,使融媒体中心成为内设机构。
四、软件支持。舆情软件和融媒体采编软件等,省教育厅可以像医保药品一样统一询价,降低成本。
商丘工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
王保起
一、推进资源通融
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合并,将原采编人员打通整合,组建成立“融媒体中心”。
二、推进内容兼融
把全校各单位有影响、有品质的网站、自媒体、公众号都融进来,形成宣传合力,把各单位宣传内容都融进来,互相推送、互相宣传,扩大覆盖面。
三、推进宣传互融
通过数据化方式解决内容融合,通过技术创新解决技术融合,通过整合资源解决渠道融合。
四、实现利益共融
把融媒体中心建设工作与“智慧校园”建设结合起来,更好满足师生需要,全力打造新型强势融媒体。
河南教育新闻中心主任助理
河南教育报刊社教育时报总编辑
侯军锋
在河南省教育厅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四个省级融媒体建设试点单位之一后,根据省教育厅工作安排,前段时间厅领导专程到河南教育报刊社,将教育部教育融媒体建设试点单位牌子挂在教育社。与此同时,河南教育报刊社正式确定建设河南教育融媒体采编中心,并划出专门办公场地、购买专业设备、配备专业人员,积极搭建融媒采编中心。关于融媒体中心,我们建议:
一、融媒体中心需要多入口、资源池、多出口,以及后续资源库的支持。
二、从省级层面建设“高速公路”,大家前来搭车,如软硬件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