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暑假 成长不断档

河南日报 2020-08-07 10:51:11





  8月6日,天上飘着细雨,郑州经开区实验小学三五班宋一诺早早来到省地质博物馆,“前段时间,老师让我们看‘天问一号’发射的直播,还给我们讲了生命的起源,我觉得特别有意思,就想来这儿的地球厅、恐龙厅看看。”他说。
 
  自7月上旬我省中小学生陆续开启暑期生活至今,假期已经过半。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孩子们虽不能像往年一样外出远游,暑期生活却一如既往充实、快乐。
 
  放肆玩 认真学
 
  8月4日,开封市一师附小的足球小将们又聚在了绿茵场,开展常规训练。带球、传球、射门……笑声、加油声、击掌声飘荡在运动场上空。
 
  告别了繁忙的功课,暑期的第一主题就是“放肆玩”。进入暑假,各地运动场馆、影剧院里,出现了越来越多孩子们的身影。“玩儿是孩子的天性,我们一家几乎每天都来足球公园玩儿,看看风景、踢会儿球,让孩子的暑假更健康、更快乐。”家住郑州北龙湖的学生家长李青说。
 
  放肆玩也要认真学,在家的学习是“全家总动员”。省实验学校郑东小学学生王忆宁就在自家客厅里举办了一场“中华上下五千年”读书会,和妈妈一起阅读《炎帝和黄帝》等历史故事。这样的亲子共读既增长了知识,又拉近了亲子关系。
 
  近郊游“云”端游
 
  往年暑假,学生是长途旅游的“主力”;今年,大多数家长、学生选择在家门口走走看看。
 
  郑州经开区外国语学校组建了12支社会实践小分队,前往河南博物院、省地质博物馆、中原英烈纪念馆、黄河湿地公园等地,了解家乡历史文化,感受中原发展。“以前总是去外地旅游,今年在家乡的景区参观,才意识到我们河南原来这么棒,感觉作为河南人特别骄傲。”七三班学生张博轩说。
 
  今年,很多景区、博物馆开放了“云”端游,丰富着孩子们的暑期生活,也为一些学校开展暑期实践活动带来了灵感。郑州市纬五路二小在暑期开设抖音课堂,第一期《走进博物院》中,张洺菡、王孜好等四名学生作为小主播来到河南博物院,为网络另一端的同学们开启了一趟“文物寻宝之旅”。
 
  做义工 传递爱
 
  “这个暑假,孩子不爱睡懒觉了,主动帮我做家务了,学习主动性也提升了。”学生家长张鑫观察到的孩子的变化,得到了她周围家长的赞同。经历了特殊战“疫”,孩子们悄然成长着。
 
  暑假期间,濮阳市实验小学“小叮咚”志愿服务队的孩子们走上街头。一年级的“小豆丁”在公园唱响《我是文明小叮咚》志愿服务儿歌,展示义卖自己的手工创意作品;二年级的小朋友在广场开展预防近视保护眼睛宣传活动,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普及预防近视知识;三年级的学生把准备好的早餐送到环卫工人手中……孩子们在传递爱的过程中,也收获了温暖和力量。
 
  郑州经开区实验小学的孩子们走进驻郑州某部队,观看官兵列队、操练,并跟他们心中的英雄交流。“这些被子叠得这么整齐,太不可思议啦!”“我们应该向军人叔叔学习,从小锻炼,长大成为祖国的栋梁!”参观过程中孩子们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