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我省各地学校都是咋准备复课的
东方今报
2020-04-01 13:33:06

随着全省疫情防控形势日趋稳定,各行各业复工复产正在稳妥有序推进,各地中小学开学复课的时间也越来越近了。校园和教室多长时间消毒一次?食堂环境是否得到改善?配餐的师傅有健康登记吗?师生健康状况如何?……各地中小学是否为开学做好了准备,记者奔赴全省各地进行探访调查。
随着复学复课脚步的来临,我省各个学校都做了哪些复学工作,物资是否充足,机制是否完善,突发事件是否能够应对,记者就此进行了深入调查。
焦作 一个班分成A、B班 单人单桌上课
温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三有28个班,共计1702名学生,学校按照规定将其划分为两个级部,每个级部有14个班,分别为850人,从学生入校、上下课、就餐、就寝等方面都采取错时政策。
温县实验高级中学副校长张建设告诉记者,开学当天,高三两个级部学生分时间段返校,上午8时~12时为第一级部的14个班级学生入校,下午2时到6时为第二级部的14个班级学生入校,设置进出两个通道,经过门岗查验、体温检测、消毒……学生健康无异常后,方可入校。
记者看到,在教学楼前,采取“分流进班”措施,每个入口都贴有提示,严禁拥挤吵闹,一个班分成A、B两个班,每个班大约有25名学生,采取单人单桌、间隔就座的方式进行上课和学习。
在学生餐厅,在地板上标注“等待”,在取饭口标注“等待线”,在餐桌上张贴“座位号”。学生下课后,由老师统一带领至餐厅入口处,经过测量体温后,进行餐厅有序等候、取饭,就餐,相互之间确保“间隔”在1.5米以上,就餐时统一朝向同一方向。
“目前,我们学校高三师生的防疫物资已准备充分,开学当天,我们将对所有高三学生上一堂公共卫生健康知识宣讲课,提高教职工和学生疫情防控意识。”温县实验高级中学朱校长表示。
在焦作市环南一小,记者了解到,目前该校一次性医用口罩、测温设备等防疫物资已储备到位。“我校在三天前进行了复课防疫工作演练。从学生早上进门到放学,再到校园应急处置等,每一部分责任到人。”焦作市环南一小的校长石凤荣说,目前,该校对门岗、班级等重点部位施行的是一周一消毒,等孩子们复课前三天,将联系当地卫生部门进行全方位规范消毒。
“我们还在每个班内准备有免洗洗手液,每天放学后,我们还会对班级和校园进行消杀,孩子们的事一点都不能马虎。”石凤荣说。
商丘
每天三次体温检测 所有教室每天消杀通风
3月17日,商丘市召开了2020年全市教育体育工作会议,传达了《关于尽快组织学校有关人员返岗筹备做好开学前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全市学校,由高三、初三先期开学,中小学适当延后开学,幼儿园最后开学,总体上形成一个分批开学、陆续返校的梯次安排。同时,开学必须严格按照《商丘市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条件核验细则》标准,抓好各类防控措施的落实。
3月30日,记者首先来到商丘市梁园区前进小学。在校门口,工作人员手持测温枪,正对进入人员进行测温登记,而教学楼和办公楼内,不时可见工作人员采用“地毯式”消杀方式,对全校区进行细致的消毒。
“我们每天都要对校园进行消杀,并保证所有教室进行通风。记者见到前进小学副校长张青梅时,她正在和学校部分老师商议,如何更精细地做好复学防控措施。
据悉,商丘市前进小学共有54个班3000多名学生,该校制定了严格的防疫安排部署准备开学。“开学后,疫情持续好转了怎么做?疫情反弹后又该如何做?一旦出现异常情况怎么办?这些都有预案,并在培训和安全演练中反复加强。”张青梅介绍,学校制订了专门预案,从入学开始,每个学生都要经三次测量体温。每天早晨进入校园时,学生们将在老师指导下分成四队入校,间隔一米接受测温,体温正常方可入校。在班级门口,学生将接受第二次体温测量。在下午上课前,学生将再次接受体温测量。课后,所有的教室将及时进行室内设施消杀。
同样有相似预案的,还有商丘市第二实验小学。
在该校校长张洪涛的笔记本上,写着开学前后各种预案和工作要点:教室每天通风和消杀时间点、校园安保工作情况、线上培训防疫知识进展等。商丘市第二实验小学共有3500多名学生。为保障复学后广大师生安全,学校所有领导已全部返岗,随时待命,并多次在校内开展所有工作人员参与的测温、消杀、防疫等前期演练,对所有安装的设备等进行进一步的检测,确保整体师生安全和健康。
济源
不少于三次以上复学演练
防疫物资充足
随着复学复课脚步的来临,济源各个学校都做了哪些复学工作,物资是否充足,机制是否完善,突发事件是否能够应对,记者就此进行深入了解。
河南省济源第一中学抗疫“神器”硬核已上线,两台红外热成像仪在全市率先装配到位投入使用,校长韩玉奎说:“区教体局为学校装配红外热成像仪真是‘及时雨’,为基层学校下步复学提供了坚实的防疫保障。”
而在位于偏远乡镇的坡头初级中学,学校门口地上标识了学生等待区,学生的等待距离记者用尺子量了一下,前后左右间隔均为1.5米,“我们每一个进入学校的学生都要测量体温,发现高于37.3℃,会在隔离室再进行三次测量,如果出现异常,我们会第一时间向上级主管单位进行汇报。”该校校长闵广仕介绍说。
“整套复学防疫应对方案流程,我们从校门口到宿舍走下来,一遍要一个半小时,为此我们政教处和各科室部门每天都不停歇地推敲再推敲,生怕哪一个环节出了错。”3月29日上午,在河南省济源第一中学,政教处负责人翟云峰告诉记者,该校经过反复的预案设计和演练,目前定制出了科学完善的复学后教育管理机制,“到今天为止我们不低于八次的全流程演练,每节课都要对教学楼进行一次消毒,除本年级教师上岗外,其他两个年级的部分老师也要参与进来,做志愿服务,一切都是为了学生安全和教学的顺利有序进行。”翟云峰说。
在河南省济源第一中学教师办公室,记者看到每个班级的消毒物品已经整齐摆放着,在仓库里6万余只口罩、消毒液、艾条、中药口服液等整齐摆放着……除了河南省济源第一中学外,记者走访的几个学校,每个学校的物资都很充足,足够一个月的使用量。
在记者走访的学校中,学校均已对食堂做了特殊的安排。河南省济源第一中学餐厅每一个餐桌都标明了号码,学生按号就餐,不可以交叉使用,餐厅内消毒液、外红消毒设备等一系列防护措施一应俱全。而坡头镇初级中学则充分发挥少年军校这一特色优势,班主任推荐了16名优秀团员组建学生纠察队,充分发挥学生管理主动性,对复课后疫情防控实行部分学生自治。在学生就餐中,采取学生分批分段、排队洗手、有序进入餐厅取餐、两人一桌等措施。“本来学校宿舍每个房间住8个人,现在学校要求每4个学生一个房间,严格按照脚对脚的方式让学生进行休息,在学生上课期间,将对学生宿舍每天进行两次消毒。”该校宿舍管理员杨型信说道。
洛阳
先后两次开展了应急模拟演练
3月30日,记者采访了洛阳市洛龙区启迪未来小学、偃师市顾县镇中心小学。
当日下午,记者来到了洛阳市洛龙区启迪未来小学,首先看到的是办公室里摆放整齐的消毒物资。据该校校长董平丽介绍,自疫情开始以来,学校就一直在着手准备疫情防控所需的物资,这些物资一部分由学校采购,另一部分来自企业及学生家长的爱心捐赠。“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充分做好防控物资保障,为师生安全返校打好基础。”
自2月17日至今,学校线上教学活动除了正常授课外,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特点,通过疫情防控儿歌、七步洗手法、正确戴口罩方法等德育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如何预防病毒,从而增强自我防护能力。目前,学校正在为教职工返岗工作做准备,同时还计划在学生返校前开展一次模拟演练,确保实现顺利开学、平安开学。
进入3月份以来,偃师市顾县镇中心小学每周都要对办公室、教室、餐厅、校园等场所,进行全面清洁消杀,并通过各种渠道按标准配备购买了消毒防护物资。
为开学做准备,学校于3月18日、28日,先后两次开展了应急模拟演练。
实行错时入校,学生间隔1米,进教室测体温,检查口罩佩戴情况,每班2个教室上课,确保学生座位间距拉大。餐饮方面坚持分时、分段、分餐服务原则,避免人员密集、拥挤。用餐结束后还要对餐厅地面、餐桌椅统一消毒,每套餐具用品每日必须三次高温消毒。
“我们通过对开学后学校各环节工作的模拟演练,将书面开学预案提前实践化、具象化,并从演练中进一步梳理短板弱项、查漏补缺,为安全平稳有序开学全面做好准备。”顾县镇中心小学校长姬建府说。
新乡
分开住宿、错峰就餐 设立“四早一控”预案
原阳县靳堂乡第二初级中学,位于黄河滩区,是重度贫困地区。该校现有434名学生,贫困生67名,其中住宿生350名,占了80%。3月30日,记者前往走访了解,在该校大门口,看到铺了一块用于消毒的红色地毯。在储备室里看到了体温枪、电动喷雾器、消毒液、洗手液、口罩等防控物资。“为做好开学前的疫情防控准备,学校做了全面消毒和防控预案准备。”该校校长夏江告诉记者,他们成立了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负责每日学生的测体温,教室、餐厅等地方的消毒工作。
据了解,该校现有初三学生148名,其中住宿生百余名。“通过采用班级之间错开时间就餐、单人单桌,来实现学生们安全距离。另外,将现有宿舍充分利用起来,让初三学子分开住宿,从以前的每间10人,到现在3~4人保持住宿间隔。”夏江校长称,为了保证学生就餐,他们已经提前预订了肉、蔬菜等食材。另外,针对突发应急疫情,学校做了“四早一控”预案,一旦出现疫情,沉着应对。
在卫辉市高级中学,记者了解到,为确保学校安全开学,该校部署并开展了疫情防控演练。该校校长梅新民介绍其中就餐环节演练:“让学生按间隔一米地标站成两队,一次有序进入餐厅。一队沿指定路线到一楼就餐,餐桌均有座号标识,一桌一号,保持间隔距离。另一队在二楼就餐。就餐完毕后,沿指定路线,从后门出口处撤退,保证进出不见面,降低感染风险。”
据介绍,该校全体教职工、学生每日进行健康统计汇报,同时,3月份召开线上师生大会启动“停课不停学,拼搏展风采”师生风采赛活动,用别样的方式演绎停课不停学。
濮阳
一切基本就绪 静待孩子们归来!
阳春三月,濮阳县第五小学校园内春意盎然。3月30日下午,校长朱毅戴着口罩,正在校园内忙碌着。
在学校大门口,朱校长介绍说,开学当天学校领导班子和各处室全体人员在学校东大门值班,引导师生有序进入校园。“开学后,我们学校要求孩子一天六次测体。早上在家由父母进行测量,进校门一次,上午课间操一次;下午来校前在家再测一次,进校门再检测一次,课间操再测一次。”
接着,朱校长带大家来到学校存储疫情防控物资办公室。消毒液、酒精、背式喷雾器等疫情防控物资一应俱全。“我们学校防疫物资全部到位。开学后,每个教室在中午、下午放学后会进行专业消杀。学校还特别要求班主任老师用酒精给孩子们的文具消毒,尽一切努力保障孩子们在校健康安全!”朱校长介绍说,他们2月份以来一直在准备开学,“如果上级要求一个年级开学,学校如何实施?一直到全部学生开学,都有详细方案……”
“学校开学后,还有什么担忧吗?”采访快结束时记者问。“年龄小的孩子自控能力差,老师必须严防紧盯,孩子也要互相监督,确保在校期间安全健康!”朱校长如是说。
许昌
城市学校防疫比较扎实
乡村部分学校有待考验
许昌市健康路小学是魏都区办学规模最大、教育教学质量最好的公办学校之一。该校是否做好了开学前的准备工作?3月30日下午3时,记者来到该校走访调查。
在校门东侧,该校专门设置了值班岗。记者来到时,该校铁栅栏大门完全闭合,没有学校值班人员开启,无法进入该校院内。在测量体温无异常,登记过来访者信息后,值班人员联系了正在值班的学校书记李玉亭、副校长兰宁。
据介绍,他们学校非常重视疫情防控工作,学校每天的应急值班均有校领导带班,在给全校教职工和学生做好疫情防控知识宣传的同时,他们对校本部和所有分校校园实施了多次、细致消杀。该校的疫情防控工作得到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3月20日上午,魏都区学校新冠肺炎疫情应急演练观摩活动就在他们学校举行。
据了解,襄城县第三高级中学(职教中心)3月20日上午也举行了周密细致的开学疫情防控模拟演练。
公办学校在疫情防控工作上,有章有法,扎扎实实。民办学校做得如何呢?记者又联系了位于鄢陵县城的金汇实验小学。据该校负责人介绍,3月27日下午,鄢陵县金汇实验小学进行了开学疫情防控模拟演练。从演练内容分析,该校在疫情防控工作上也做得很细、很实。
从记者调查的情况看,许昌市的一些城市学校在疫情防控工作上、思想上重视,在实际工作中,大都做得比较扎实,比较到位。农村中小学做得如何呢?3月31日上午,记者又来到许昌市东城区邓庄中学调查走访。该校位于邓庄乡东北部。一番工作后,记者联系到了该校一名靳姓副校长,说明采访意图后,他让联系正在该校值班的李姓副校长了解详情。李姓副校长见到记者后随即联系东城区教育局负责人请示是否接受采访,结果没打通电话。在记者的建议下,随后,他又联系了学校校长廖某,请他联系局领导,请示是否接受采访,“廖校长也没有联系上局领导”。最后,这名李副校长以联系不上局领导为由,拒绝了记者的采访要求。
从记者11时4分来,到11时34分被拒绝采访,记者在校门口等待的30分钟时间里,至少有两人未戴口罩、未测体温步入该校。还有一辆白色小轿车未停车接受检测直接驶进校园。该校如何做的疫情防控工作不得而知。
信阳
这个小学复学后错开高低年级到校时间
3月27日,在信阳市羊山中学,虽然学生们没有复学,但各项疫情防控举措已准备就绪。
在该校门岗处,设置有人脸识别测温仪器,该校副校长高辉告诉记者,学生们入校时,只要仪器测量到体温不正常,就会自动报警。
“除了大门口测量,学生进入教室时还会再次测温。”高辉领着记者来到教学楼的明德楼一层,该楼层设置了两间隔离室。高辉说,如果复学后教师或学生有发热情况,校医会安排其隔离,然后上报处理。
高辉介绍,为了准备初三学生复学,该校备有32000个一次性口罩、2800升消毒液、100瓶洗手液、86台手持测温仪、80套一次性防护服等。负责日常消毒的丁师傅说,每天早晨7点半和下午5点半,对校园各区域充分消毒。
在该校食堂入口,餐厅经理聂磊正在跟广告公司对接,设置进门前的洗手区域,并张贴七步洗手法流程图,进门前还有鞋底消毒区域。另外餐厅内还会在入口设置用餐通道、领餐间隔线等,每张餐桌都会有提示,只能坐两个人就餐。
“就餐前除了洗手、鞋底消毒外,还要测体温。另外,原本每张餐桌可坐8名学生,现在改为单排落座,坐两人。”聂磊说,这样,原本一层可供1700人就餐的区域,只能容纳300人,上下两层加起来600人,按每顿饭30分钟计算,1800多名初三学生需要分3批就餐。
对于食堂内部职工管理,聂磊表示,食堂设置了两间员工专用隔离室。所有人每天要通过员工通道进行脚底消毒、测体温,并做书面记录,对不符合健康要求的立即隔离并上报校方防疫工作组。
市区初中做好了防控举措,那么远离市区的村小又做了哪些准备?3月30日,记者来到了距离羊山新区二十里河春蕾小学,这是一所城乡接合部村小。
该校校长徐伟介绍,该校共有学生680多名。“正式复学后,四至六年级学生早晨7点到校,一至三年级学生7点半到校,错开到校时间。放学也会错开10分钟,尽可能减少学生聚集。”
在春蕾小学门口,地上并排画着六个片区,有标识字样“测温区,间隔一米”等。徐伟说,正式复学后,教师们提前到校,按照地面标识,要求学生排好队,测温入校。进入教室后,还会进行二次测温。
“我们设置了隔离室,如果有发热的学生和教职工,会先安排隔离,然后上报。”徐伟介绍,复学后会一日三次进行消毒,保障学生安全。
“教室里原本有两个过道,后面还预留有活动空间,现在我们把桌子全部挪开,两张桌子间距大于一米。”徐伟介绍,3月23日,该校曾组织了一场疫情防控安全演练,演练内容包括入校测量体温、消毒、严格执行晨午检制度等。
“教育主管部门会提前一周通知复学时间,我们的各项工作也都准备好了。”徐伟说。
驻马店
实验小学全面消杀 应急演练查漏补缺
“学校全面进行了消杀,并开展了疫情防控应急演练。”3月30日,驻马店实验小学党委书记常东亮说。
驻马店实验小学是驻马店市名校,在校生规模8000多人。学校抢先一步安排、谋划,制订了切实可行的防疫工作方案,并带领志愿者全面摸排、测量体温、宣讲预防知识,做到社区、学校、家庭联防联控,共同抗击疫情。
常东亮介绍,3月中旬,该校还邀请驻马店市红十字蛟龙应急搜救队对南北校园进行全面消毒。专业人员对教室、操场、走道、卫生间等处进行全方位、无死角、无盲区的消毒。
针对复课后可能存在的疫情防控风险,该校日前组织教职工开展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演练,驻马店市教育局有关领导及市直小学(幼儿园)组织人员一同观摩。
演练项目包括晨、午检期间的异常情况和在教室里突发疫情的应急处置。通过演练,使全校教职工在面对可能发生的突发疫情时,能保障信息畅通,学会应对和处理,确保在第一时间控制疫情蔓延。
“这是对各项防范措施是否科学有效的检验,又是对开学后突发疫情应急处置能力的检验,解决暴露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完善应急措施,提高教职工的应急反应能力与实战水平。”常东亮说。
安阳
做足准备迎接特殊“开学季”
3月的安阳已是万物复苏,春和景明。
参加演练的“同学”在值班老师、保安的指挥和引导下,在校门口的人行道间隔一米排队等候,依次通过专门测温通道热成像扫描测温。这是3月30日上午,安阳市北关区健康路小学开学前演练的一幕。
“疫情防控工作一切向好,虽然还未接到具体开学通知,但是相信开学的日子离我们越来越近。”健康路小学校长康卫星信心满满地说。
康卫星告诉记者,为了迎接开学日的到来,一个月来,学校领导及疫情防控专班人员一直做着各项准备工作。从成立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到制订应急预案;从准备开学工作方案,反复推演复学流程,到开展实景演练,防控小组用心对待。
康卫星说,演练前,他们针对学生一日在校的时间轴,制订演练方案,确定演练脚本,反复演练,从列队集合到体温检测,再到进入校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修正流程,为孩子们的安全筑起了坚强防线。
“口罩、酒精、消毒液、额温枪、体温计、帐篷,我们已准备齐全。”走进储备室,康卫星指着整齐摆放的各类防控物资说,防控专班全体人员多方筹备,确保了各项物资储备达到上级要求。
记者看到,该校每间教室除安装消毒灯外,还配备了统一消毒防控用品。设置远离教学区的体温检测室、观察室、隔离室,并安装了通过式体温探测门,为开学做好充分准备。
城市学校做足了准备,静候开学,远在农村的小学也不甘落后。
“提前购买了5桶消毒液,6个酒精喷壶,电动喷雾器一台,每个班级都配备安装了红外线测温仪。”安阳县西王小学胡保伟校长表示,为了做好开学前的保障工作,他们还制订了开学防控演练方案。
西王小学位于安阳县白璧镇西王辛店村,有430多名学生,18名教职工,八个班级,涉及两个村庄和附近小区的孩子。胡保伟告诉记者,除了购买必备的防控物资外,他们安排各班级老师每天对教室进行通风,并对教室、校园各处进行全面消毒。
“我们开学第一节课就是对学生进行疫情防控知识传授。”胡保伟说,目的是让学生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学习防范技巧。
南阳
多所学校引进检测“高科技”
3月30日上午,记者来到南阳市实验学校,校长赵文朝正和大家一起在大门口调试测温仪。“我们经过多次模拟演练,学校目前已具备随时复课的条件。”赵文朝说。
针对大家比较关心的校园消毒健康保护工作,该校实行校园卫生每天“两打扫”,由学生发展中心进行检查和反馈;教室、办公室每天定时“三通风”,由年级主任检查落实;对教室、图书室、食堂、洗手间等公共活动区域每天“三消毒”,由后勤保障中心安排落实。
提前对食堂进行消毒,对食堂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开展防疫操作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学校结合食堂现有就餐面积、人数等,采取餐厅+教室就餐,一至九年级各班分三批错时用餐,班和班之间的路队保持一定间隔。
为了满足学生返校后的需求,该校做到“粮草”充足、有备无患:购置一次性口罩4000只,大型热成像测温仪3套、红外测温仪75套,移动紫外线消毒灯8台,储备充足的消毒液及医用酒精等。
下午,记者走进桐柏县平氏镇中学,学校大门口安装的测温门格外醒目,当体温超过37.3℃时会自动报警。
平氏镇中学校长刘辉告诉记者:“复学前学校对教室、宿舍、餐厅等区域进行彻底清理,全面消毒,并计划复学后每周进行三次这样的消杀。”
该校还成立了疫情防控复学专班,对师生入校后第一课、日常学习、就餐、室外运动、住宿等做好周密安排并对各环节进行了模拟演练。
鹤壁
模拟演练迎接学生回归校园
3月30日上午,鹤壁市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正在进行开学前的模拟演练,进校、进班、上课、课间、离校……像这样的模拟演练他们已经进行了很多次,希望通过这些模拟保障1670名学生返校复学后的校园生活。
此前,鹤壁市淇滨区鹿鸣中学则对于学生返校复学有更为细致的模拟演练,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小组和九年级班主任模拟演练了学生入校—有序入班—课间如厕—突发情况处理—学生离校全流程防护工作。校门口设置间距一米的间隔圆点,学生有序测量体温进入教室,课桌拉开距离,班级内学生不超过35人,错时下课、如厕,学生就餐时有序领取餐品,到达指定教室就餐,晚间经过体温检测方可回到寝室,床铺间保持足够距离。在此之前,学校已经对校园全面清洗、消毒,等到正式复学时,600多名初三学生将会如同学校的模拟演练情况,重新回到校园,开始学习生活。
因为是小学,返校复学时间更为充裕,师范附小的压力相对会小很多。
校长马保利告诉记者,从2月10日起,老师们就开始在网上对学生授课,虽然复课时间未定,但学校已做好准备,各项物资储备基本到位,模拟演练也经常开展。
“对于学校的防护措施还是很放心的,希望在就餐方面能够再完善下,毕竟大家都要摘下口罩就餐。”鹿鸣中学一名初二学生对记者说,“已经上了很长时间的网课,虽然和在学校的课程一样,但还是感觉没有在校上课的氛围好,很希望早日回到校园。”
漯河
“网格化”防疫让复学更安全
“从楼梯到走廊,再到每个班级的桌椅板凳、校园内每个角落都不能忽略。”3月29日,万金中学校长杨洪超在教学楼里一边喷洒着消毒液,一边向记者介绍该校为迎接复学所做的准备,“此前,学校提前对公共区域、教室、办公室、宿舍、厕所等地多次消杀。”
该校实施“网格化”管理模式。简单来说,就是把学校划分为不同区域,每个区域有专人负责。比如,教室内谁负责、主要做哪些工作,责任到人、细节到人,谁做什么、怎么做都一目了然。
同时,他们根据在校学生人数、先期开学人数等,对餐厅、宿舍、教室等防控设施加大投入,并做好红外线测温计、消毒液、口罩等防疫物资储备。
开学后,吃饭是头等大事。学校在这方面做得怎样?
记者在该校食堂看到,每个餐桌上都贴有学生名字,张贴的海报上显示,开学后实行单人单桌同向就餐。不但每个配餐师傅都有健康登记,学生进入食堂前,还需经几道卡口,进行体温测量、洗手消毒等。
“3月18日学校开展了一次疫情防控应急演练。内容涉及开学报到、错时上下学、错时就餐、宿舍管理、通风消毒和应急处置等,从细节上规范学校各项防控流程和具体操作。”杨洪超说,演练“真枪实弹”,有效提高了学校对突发疫情的应急处置能力,为学生上好学、家长安心筑起一道“安全墙”。
杨洪超告诉记者,疫情期间,该校利用灵活形式组织线上教学,确保学生按照计划完成学习任务,以实现“停课不停学”的目标。
这种隔空教学方式,虽对学生有一定帮助,但不能完全替代常规的课堂教学效果。加上一些学生受设备制约或其他因素影响,对知识的掌握也不尽相同,“开学后,我们还将对网上学习的内容再次复习、巩固、加强”。
开封
提前消杀不放松 做足功课迎复学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开学复课在即,为保障师生安全,开封市教体局多措并举筹集疫情防控物资,为全市师生返岗返校做好充足的物资准备,筑牢校园安全“铠甲”。
3月27日上午,开封市理事厅街小学聘请开封一心清洁服务有限公司的专业消毒人员,对校园进行全方位清洁、消毒杀菌工作。在消杀过程中,一心清洁公司技术人员对整个校园进行了不留死角、不留盲区的专业消杀。学校严格按照中小学校园开学要求做好各项防疫准备工作及防疫物资存储,配备专业的体感仪等,还给每个教室安装了紫外线消毒灯。
“学校还制订了开学以后的消毒计划和学生分年级错峰放学的分散人流措施。根据计划,学校今后将继续保持重点区域‘实时消杀’,公共区域‘一日一消杀’工作制,持续加强校园防疫消毒及卫生保洁力度,营造一个干净、卫生的校园环境,迎接师生开学返校。”开封市理事厅街小学校长刘善军说。
3月30日,记者从开封市祥符区第三实验小学了解到,该校已储备了充足的酒精、84消毒液等消杀用品,并对校园和教室、食堂每天进行两次消毒。同时,学校还采购了一批额温枪,要求班主任对学生一天两次测温。
该校校长李朝辉告诉记者:“学校食堂目前有20名工作人员,要求人人佩戴健康证。开学后,学生将采取错峰错时就餐的措施,保证学生就餐达到安全距离。同时,学校将与家长配合,对学生在家的体温测量采取每天申报的措施,家长将体温测量情况报给班主任,班主任将情况汇总后,再报给学校。”
据悉,为了查漏补缺,3月23日上午,该校还举行了疫情应对模拟演练。李朝辉表示,学校将会进一步完善疫情防控应急预案,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为正式开学做好准备。
从校门到宿舍,量三次体温
“未相见,十分想念,学校早已为你们准备好了一切。”这是郑州12中校长孟天义给学生们的温情表白,也是在告诉学生和家长:学校为开学时刻准备着。
在此之前,学校提前备好了红外线热成像仪、帐篷、足量的额温枪、电子体温计、消毒用品、口罩等。
演练是在学生不返校的情况下进行的。这一天,终于复课返校了,郑州12中高三学生小明早就接到了学校的返校通知,与以往不同,由于错峰入校,所以学校政教处在通知中明确规定了小明所在班级的详细返校时间。
在郑州12中门口,工作人员已将校门口的垫子消了毒,额温枪、酒精、消毒液等物品也已摆放到位。“男生向左,女生向右”,指示牌将男女生队伍分成两列。
两人间隔1.5米,学校早已在校门口设立了安全距离标识点,每个学生都必须戴口罩,入校时必须在校门口进行额温测试,这也是返校的第一次测量体温,合格后才能继续前行。
队伍中有一名学生体温达到37.5℃,身穿防护服的校医立刻将其带到校门外的“复诊室”进一步测体温,并通知其家长。此时,工作人员会迅速将该通道再次消毒。
还需要说明的是,返校的第一步是回宿舍放行李,所以,这个通道只通向学生宿舍。在离宿舍10米远的地方,红外线热成像仪、帐篷、工作人员也已就位,在这里,不到一秒就能检测出人体最高体表温度,学生需要进行二次测体温。体温超过37.3度,设备就会自动报警。所有学生体温正常,宿舍楼门口的工作人员还将进行第三次测体温,一切无恙,学生即可顺利进入宿舍。
同一宿舍成“品”字形住宿,进教学楼需换口罩
目前,郑州12中高三有10个班共600多名学生,按照之前的标准,一个宿舍住8个人左右,密集度比较高。不过这次,小明发现,宿舍变了。学校对住宿进行了调整,即2~3人一个宿舍。
怎么住宿呢?学校也有办法:三人成“品”字形居住,即两个上铺一个下铺或一个上铺两个下铺。
学生进入宿舍时,上铺先进屋,下铺随后,出宿舍则是下铺先出门。
在学生们都出宿舍以后,工作人员还将对学生宿舍内外环境卫生进行全方位清洁消毒,尤其是楼梯扶手、门窗等使用频率较高的区域,并定时对学生宿舍房间内部进行消毒。
走出寝室楼,学生需要去教学楼。此时,小明和同学们仍需排队,并保持间距。测体温、双手消毒……在教学楼的入口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程序:更换口罩。
学校早已为学生们准备了足够的口罩,现场,学生们双手消完毒后,工作人员会及时拿出口罩,叮嘱学生当场更换,废弃的口罩也会被放在统一的垃圾桶中。
单人单桌,课间操室内做,每班有“专属厕所”
进入教室前,班主任老师在每个教室门口进行例行的测体温以及近期是否有发烧、咳嗽等症状的询问。在这里,小明和同学们依旧要将双手进行消毒,才能进入教室。
一旦有学生发烧,身穿防护服的校医会将学生带到隔离室,这个隔离室远离教学楼和宿舍楼,在体育馆二楼。隔离室里被褥齐全,还有专门的学习桌椅,被隔离的学生还有专属的卫生间。
其他学生则被安全疏散至图书馆二楼专用隔离教室,原教室将被及时消杀。
学校原本一个教室里有50多个学生,课桌两两组合,学生们上课挨得都很近。然而,这次走进教室,小明发现,教室也变样了,单人单桌摆放,整个教室里也仅有不到30张桌子。
原来,学校为了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实现最大化,将原来的每个班拆成了AB两个班,每个班都有自己独立的课程表。
下课了,如厕就成了最为紧急的事。原本,郑州12中高三有10个班,现在拆分成了20个班,为方便学生如厕,学校将现有的40个卫生间(男女各20个)按班分,全都利用上,每个班有自己固定的男女厕所,每个厕所允许3人同时如厕。
到了大课间,往常,学生们会去操场上活动,但在这个特殊时期,小明和同学们只能待在教室里,可怎么舒活筋骨呢?郑州12中专门为学生们准备了可以在教室里做的颈肩运动。
左后侧、右后侧拉伸,点头仰头,俯身伸展等一系列动作,让学生在下课之后放松颈肩,缓解疲劳和紧张感。
固定路线固定座位
错时错位用餐
一上午的课终于结束,肚子饿了。从中午11时10分开始,学生也将陆续到学校餐厅吃饭。
不过大家也知道,除了教室,食堂是另一个人员比较密集的场所。“固定路线、错时用餐、固定套餐、快速取餐”,这是郑州12中新实行的取餐方式。
学校20个小班,每两个班(3.1A,3.1B)间隔5分钟去餐厅,每个班级都有自己固定的线路。
大家统一从南门进入餐厅后,学生先到洗手区域洗手、消毒,然后到售饭区取餐。与以往选餐不同的是,学校采用分餐制,每个学生到固定窗口领一份套餐,餐桌上也早已按照班级标注好学生的座位,座位分别在餐桌两头,不同的班级座签颜色不同,且1班与6班、2班与7班等每隔五个班的学生座签在同一桌子上,但座位不同,朝向也不同,学生只需按固定座位落座就餐即可,一桌一人,单面朝向,位置固定。
郑州12中副校长黄玉杰说,学校餐厅共有20个窗口可以刷卡领餐,他们把20个小教学班分成两个时间段就餐,第一时间段10个小班,学生有300人左右,这意味着每个窗口有不到15人取餐,每个学生取餐大概需要5秒~6秒,再加上学生坐到座位上,总共也就10秒~12秒。每个批次从第一名学生取餐到最后一名学生坐到座位上的时间大概需要3分钟~5分钟,丝毫不耽搁。
当然,他们还会根据学校现实情况随时调整两个时间段的间隔时间。
“整体下来,一个小时之内,20个班学生错时用餐不成问题。”黄玉杰表示,学校的餐厅是“单向闭环”,学生只能从南门进、北门出。午餐后,学生们可以回宿舍休息。
同样,早餐与晚餐亦是如此。早上6点半开饭,7点40分上课,晚上5点40分开饭,晚上7点晚自习,既保证了学生吃饭时间不紧张,又保证了学生的上课时间。
晚上20点50分,结束一天的课程,小明和同学们排队回宿舍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