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这些地方这些学校这样做……

河南省教育厅微信公众号 2020-03-13 15:01:36
  3月4日,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在全省教育系统开展“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主题教育活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决定在全省教育系统开展“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主题教育活动。
 
  《意见》指出,此次主题教育活动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原则、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原则、整体推进与分步实施相结合原则、近期任务和长远目标相结合原则,利用师生思想引领,形成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常态化工作体制和机制。
 
  目前,此项活动正在全省教育系统扎扎实实地开展。把疫情当教材,切实提升学生的生命意识、理想信念、科学素养、生态理念、道德责任等,是这场灾难给广大青少年上的重要一课。

  只要肯用心,一粒粒粮食、一棵棵蔬菜也会说话……连日来,滑县向阳小学美术教师别出心裁,指导孩子们用“纸浆画”“粮食蔬菜拼贴画”等形式,画出孩子们为抗疫人员加油鼓劲、为武汉加油、为祖国加油、为中华祈福的心声,积极传播社会正能量
 
  01 用好抗疫“活教材”,上活居家思政课
 
  “各位乡亲听我言,这个春节莫瞎串;病毒不断在扩散,我们应当怎么办……”最近几天,平顶山市湛河区铁炉小学三(1)班学生张梓琪创作、表演的防疫快板书,在学校各微信群推出后,颇受欢迎。
 
  这是该校开展的学生抗疫活动。在老师的指导和家长的协助下,孩子们在家自我录制宣传预防病毒的注意事项,分享给宅在家中的广大师生、家长。而这些只是湛河区教育系统开展“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系列活动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面对当下疫情,湛河区教体局引导全区中小学努力把疫情、灾难变为一本生动、沉重的“活教材”,通过在线团队会、德育课等多种形式的“空中课堂”,对学生开展道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心系阳光、逆风成长,铭记中华民族永不屈服的“中国精神”。
 
  湛河区教体局组织名师录播“病毒防疫篇”“心理健康辅导篇”微视频,加强学生心理健康保健;举行了战疫中特殊的升旗仪式,3万余名师生线上升国旗、唱国歌……挖掘疫情中的教育因子,把抗疫“活教材”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各学校还召开线上主题班会、团队会,利用微信公众号、班级群、在线教育平台等媒介,面向学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大难中生根、苦难中磨砺、艰难中成长。
 
  面对疫情,医护人员、人民警察、社区志愿者等群体始终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涌现出了一大批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迹。该区各学校还以此为契机,宣传战疫英雄故事,收集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学生家长的感人事迹,引导学生给英雄加油,用身边的真人真事教育引导学生。
 
  湛河区教体局局长王新道说:“教育要同国家之命运、民族之前途紧密联系起来。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停课不停教’,更要用好抗疫‘活教材’,引导学生关注现实世界,在分享与讨论中加深对于生命的思考、成长的理解,激发他们为国学习、奋发向上的热情。”

  3月8日,鹤壁市淇滨区福源小学的线上课堂,随着屏幕上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孩子的内心业已竖起爱国的旗帜。
 
  02 线上德育课程,播种爱国种子
 
  面对当下的疫情,3月7日,舞钢市第一小学抓住这一特殊的教育时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课堂,倾心推出了一系列线上德育课程,切实守好教育的“责任田”。
 
  在该校本周的线上课堂上,学生们上了一节生动的德育课程——《我们爱祖国》。课程以“爱国”为主题,首先,以影片《战狼》《红海行动》引入,让孩子们明白强大的祖国是国人最坚强的后盾。接着,课程从无数最美“逆行者”身上,让孩子们看到中国人热爱祖国、勇敢无畏的民族精神。最后,课程在一个个普通百姓的暖心故事中,让孩子们感受到中国人民的团结互助、大爱无疆。
 
  观看过程中,无论是医护工作者夜以继日的辛苦付出,还是全国亿万人民众志成城的相互扶持,都让孩子们热泪盈眶。他们怀着感动和深情,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篇篇文字,表达自己最真切的感受。
 
  这节课让每一个孩子都深刻地领悟到:有国才有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没有安定富强团结的国,哪来安稳幸福温情的家。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国家是无数幸福小家的坚强保障!“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深深烙在了每个孩子的心中。
 
  03 把磨难当教材,开讲系列思政课
 
  3月4日,河南经贸职业学院副院长成光琳以《抗疫斗争英雄本色,浓墨书写中国精神》为题,给全校学生讲授了一堂特殊而深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这是该校《形势与政策》网络直播课的第二讲。
 
  为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将科学教育、生命教育、爱国教育、信念教育纳入形势与政策课程,河南经贸职业学院以网络直播的形式开展系列教学活动。该系列课程为期4周,分为4个专题:“温暖疫路照亮前方,心防击退新冠疫魔”“抗疫斗争英雄本色,浓墨书写中国精神”“众志成城合力抗疫,中国特色硬核力量”“中国制度有力有效,中国道路坚定信心”,着力弘扬中国抗疫精神,展示中国制度优势,坚定中国道路自信,教育引导学生强化责任担当,厚植爱国情怀。
 
  目前,该系列课程已直播两个专题,共有3.6万人次在线听课。
 
  该校资产评估专业2019级学生尹世恒说:“这些课让我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精神,我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我还要向医护人员学习,向各位党员学习,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物流管理专业2019级学生李想说:“通过这次特殊的思政课学习,让我明白了,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我们在负重前行。感谢医护人员的辛苦付出,他们在用生命守着我们的生命。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会化爱国之情为报国之行,刻苦学习,锻炼自己,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3月5日至9日,河南工学院的学生通过网络学习英雄事迹,在线上汇聚爱国力量
 
  04 线上班会,把教学优势转化为战疫力量
 
  3月9日,济源市第四中学组织各班利用网络平台面向1800余名师生开展“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思想政治主题班会,让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焕发出新的活力。
 
  该校各班班主任充分运用抗击疫情这一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教材,聚焦“感恩、爱国、奋斗、自律”等关键词,向学生讲述防疫抗疫一线的感人故事,传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爱精神。
 
  在高二(4)班主题班会上,班主任以“疫情下,我们的责任与担当”为主线,阐释了“逆行者”们无私无畏的社会大爱,引导学生思考肩负的责任与担当,做出合理的人生规划;高一(8)班班主任以“小确幸和大幸福”为主线,为学生讲述了疫情期间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个个感人故事,让学生们领悟了幸福的含义,感受到幸福背后的国家力量及中国制度的优越性;高二(11)班以“世界眼中的中国”为主线,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面对困难,迎难而上……一场场精彩纷呈的网络主题班会,构筑起学校特殊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的新阵地。
 
  在学习讨论环节,同学们感慨万千,一致认为在这场战疫中受到了深刻教育,对新时代中学生的责任和担当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