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饭,他们是专业的……

河南省教育厅微信公众号 2020-02-21 12:17:05
  “一线防疫人员和交通管理人员特别辛苦,连口热乎饭都吃不上,我看着心疼。别的咱不会,做饭我是专业的。”
 
  2月16日下午3时,信阳农林学院食品学院教师邬全喜正同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的志愿者们一起忙着择菜、洗菜,准备着晚上的爱心餐。他们要做63个人的晚餐,6时左右分别送到不同的卡口。
 
  我们的任务就是保证他们有个好身体

  邬全喜在准备饭菜 沈立平 供图
 
  今天是邬全喜加入抗疫后援团的第20天。1月28日,邬全喜在潢川老家休假,看到朋友圈里征集厨务志愿者,他想也没想就报名了。报名成功后,邬全喜内心一度是欢悦的,“终于可以帮点忙了,不用待在家里干着急。”
 
  1月29日上午9时,邬全喜来到志愿者集合点潢川隆古四合院,加入到10多人的后勤保障团,负责一线防疫人员和交通管理人员的伙食。志愿者每天根据订餐人数的不等做中午饭和晚饭,基本每天要做200份左右,两荤一素一汤一份米饭。
 
  “今天晚上我们做了鸭子焖萝卜、大葱爆贡丸、蒜泥青菜、西红柿紫菜蛋花汤、米饭。有荤有素,营养搭配很合理,我们的任务就是要保证他们有个好身体,打赢这场抗击疫情的阻击战。”邬全喜介绍。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志愿团队一共送了3150份爱心餐,一趟跑12个卡点,每份饭送到一线人员手里都还是热乎乎的。
 
  我们为他们做后援
 
  “最远那次来回开了100多公里,是去仁和冯大塘卡口给12位防疫人员、交通管理工作人员送餐,害怕饭冷了,我们用美团赞助的保温箱装着。”每次看到一线人员吃到热乎可口的饭菜,邬全喜心里都是暖的。
 
  “有很多一线的防疫、交管人员都在各县界、乡界和村界地带值班,吃饭特别不方便。他们为我们奉献的太多,我们送饭真不算什么,都是小事情。”元宵节当天,邬全喜和志愿者们特意给订餐的80多人煮了20公斤甜甜的黑芝麻汤圆。
 
  “所有的小别离都是为了大团圆,我们虽然不能像一线医护人员一样救死扶伤冲在最前线,但我愿意做好他们的后勤保障服务。他们为我们守平安,我们为他们做后援。”采访最后,邬全喜动情地说。
 
  大灾面前 无人幸免
 
  大难面前 无人退缩
 
  在全国援助湖北的队伍中
 
  不仅有医生、护士、物资
 
  还有一群这样的人
 
  他们来自维修科、来自厨房、来自物业
 
  他们是救援路上的最强后勤保障队




 
  (后勤队随白衣天使们一同出征战“疫”)
 
  郑大一附院的自带后勤保障队
 
  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作为重灾区的武汉,不断迎来全国各地的支援队。
 
  2月3日晚,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到国家卫建委紧急通知,派出第一支救援队奔赴武汉支援江汉方舱医院。
 
  在仅仅两小时的时间里,医院精心挑选了河南省唯一一支国家紧急救援队,除此之外,医院后勤处还派出了两位厨师,一位电工,两位保洁人员组成了后勤保障队共同出发,为赴武汉救援队提供保障工作。
 
  
(两位英雄决心满满的“请战书”)
 
  时隔17年,再次掂起炒勺奔赴前线
 
  2月3日晚,郑大一附院食堂管理员徐广华接后勤处紧急通知,需要派两名厨师随医院国家紧急医疗救援队奔赴武汉,做好一线医护人员后勤保障工作。
 
  在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医院厨师长邵彦昌同志和另外一名厨师杨永良没有丝毫犹豫,主动请缨报名参加援助湖北抗击疫情任务,他们没有顾得上和家人告别,当晚就准备好要奔赴前线。

  (两位厨师竭力让每一位医护人员吃上可口热饭)
 
  在2003年的非典战役中,两位师傅就在曾经的单位负责食品质检、厨房操作检查,保证餐饮部出品质量。听到国家和医院的号召,他们没有犹豫,第一时间不是给家人打电话,而是抓紧时间安排工作,挑选食材,尽可能的选择营养搭配。
 
  邵彦昌还抓紧时间编写了三天的营养菜单,保证抗疫工作两不误,他说:“这次有机会让我们去,我们就要让援助的医护人员餐餐吃热饭,吃有营养的饭,更好的在一线战斗!”

  (两位师傅的营养菜单和准备的暖心“元宵”)
 
  进入武汉方舱医院的医疗队队员是四班倒,虽然当地为所有医护人员都提供的都有盒饭,但是大家时间不定,各地区的队员都只能带冰冷的盒饭。
 
  而两位厨师为了让一附院的每一位队员能吃上热饭,两位师傅随时准备,时常是一天六七顿的做。在负责自己医院的伙食外,看到其他地区队员吃饭有困难,还帮助兄弟单位热汤粥,提供一些热鸡蛋让大家随时来吃。

 
  “怕家人担心,一直瞒着家人”
 
  “作为保洁员,很荣幸成为这个团队的一员,内心无比激动和自豪!”这是参与支援湖北医疗队中两位保洁员在奔赴武汉时说的。范海民与高建钢是郑大一附院保洁队伍中的两位杰出的共产党员。
 
  范海民是一位退伍军人,老家在商丘,上高三的儿子在老家上学,平时忙于工作的他,很少回去看望孩子。本想趁着春节回家看看半年未见的孩子,谁知他刚到家一天,得知疫情严重,大年初一晚上,当孩子们还在熟睡时,他便义无反顾地驱车百里连夜回到了工作岗位加班加点的工作。
 
  高建钢在抵达武汉前,家人一直都不知道他居然逆行去了武汉支援,直到抵达后远在老家的哥哥在新闻里看到了他,他说:“我是瞒着家里人来的,他们都不知道,不想让他们担心,等我平安回来了再告诉他们。”高建钢一再嘱咐哥哥,千万不要告诉父母,并答应哥哥每天汇报自己的身体情况。
 
  抵达武汉后,才知道保洁任务量真的很大,为降低交叉感染几率,所以房间清洁需要格外认真细致,小到门把手,大到桌椅板凳,都按照病房的标准化清洁流程严格执行。

  (两位保洁人员的抗“疫”实录)
 
  一接通知,立马开始工作
 
  医护人员工作起来没日没夜,尤其是夜班人员一直到两点才能换班,车队的老师把各位队员接回酒店后。范海民与高建钢的工作就开始了,他们必须在每次队员乘车后对车辆进行消毒,不论是一早还是在睡梦中的三四点,只要一接到通知就立马起身开始工作。

  (深夜消毒工作才刚刚开始)
 
  随队的还有一位电工师傅赵金榜,他也是这次赴武汉国家紧急救援队的一员,当医疗队成员进驻了江汉方舱医院后,赵金榜也没有闲下来过,只要看到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就赶紧顶上,需要消毒他就变成了消杀员,需要帮厨了他就忙碌在后厨,需要洗衣了他就成了保洁员……
 
  他说:“咱也是医院的一员,让一线的同志能安心工作就是咱的责任,医院发展,后勤就要走在前,为了咱河南,咱医院的荣誉,为疫情的控制,咱就要团结一心,早日恢复日常的健康,等待凯旋而归。”
 
  此外,后勤保障队的五位成员在战前培训动员的时候,得知了头发是容易藏污纳垢的地方,也有可能造成交叉感染,而他们又是在消杀、餐饮的保障工第一线,五人一合计,干脆都剃了光头,光头造型新鲜出炉,朋友圈同事朋友纷纷点赞。
 
  正是这五位后勤保障队员,让郑大一附院援助湖北医疗队成为了大家最羡慕的医疗队。他们为勇往向前的白衣战士们守护好了基地,让他们后顾无忧,有更充足的精力去奋战一线。
 
  疫情当前,这些不为人知的服务人员也在积极协作,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全力保障助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郑大一附院援鄂医疗队全力抗“疫”)
 
  疫情严峻 情况难言乐观
 
  关键时刻 重要节点
 
  抗“疫”英雄挺身而出
 
  平凡举动中书写人间大爱
 
  负重前行守护我们岁月静好
 
  昼夜操劳祈盼我们未来安宁
 
  他们是一线医护人员
 
  细心呵护着每一位患者
 
  他们是保驾护航的后勤人
 
  做白衣天使的坚强堡垒
 
  大概人间最美也不过
 
  你们义无反顾的逆行模样
  (后勤队随白衣天使们一同出征战“疫”)
 
  郑大一附院的自带后勤保障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