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公布2019年新增院士名单 4名河南籍科学家当选两院院士

大河报 2019-11-23 09:28:46
  本报讯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19年新增院士名单。中国科学院选举产生了64位院士和20位外籍院士;中国工程院选举产生75位院士和29位外籍院士。其中河南籍科学家共有4人当选,中国科学院1人,中国工程院3人。
 
  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工作的马大为当选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在西北工业大学工作的李贺军当选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院士;在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工作的张喜刚当选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工作的王俊当选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院士。
 
  王俊
 
  1989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院;1995年获得国际抗癌联盟(UICC)ICRETT奖学金,前往美国华盛顿大学和芝加哥大学学习和交流;1997年获世界胸心外科界最高奖——美国胸外科学会(AATS)Graham Fellow奖学金(全世界每年1人得奖),在美国接受严格的临床和科研训练,先后在哈佛大学(MGH),MayoClinic等著名医学中心从事临床和科研工作。
 
  1992年创立了我国一门新学科——电视胸腔镜和胸部微创外科。至今在胸腔镜外科手术难度、手术种类和手术数量上居于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培养了全国80%以上的胸腔镜外科医师。
 
  张喜刚
 
  1962年3月出生,本科,高级工程师。现任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在多个重大项目中担任过主要技术骨干、分项负责人、项目(总)负责人、项目主管总工程师,为世界上最大跨径斜拉桥苏通长江公路大桥设计总负责人。
 
  2005年荣获了交通部“交通青年科技英才”光荣称号,被评为中国公路学会百名优秀工程师。
 
  李贺军
 
  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现为材料学院院长,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超高温结构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先进材料及成形技术“111”创新引智基地负责人,教育部科技委材料学部委员,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常务理事。
 
  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二、三等奖7项。
 
  马大为
 
  198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1989年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90~1994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化学系和MayoClinic神经化学和神经生物学研究部进行博士后研究;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课题组长。
 
  200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9年获得第七届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2009年当选上海市科技精英;2018年获得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