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河南赛区决赛名单来了!
河南省教育厅微信公众号
2019-10-29 14:24:24
为贯彻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
关于宪法学习宣传教育的
系列重要指示精神
按照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
年度任务安排和省委省政府要求
10月26日至28日
第四届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
河南赛区决赛
在郑州举行
来自全省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教育局
中小学校及部分高校的师生300余人参加了活动


活动由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普法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河南教育时报社、黄河科技学院承办,河南省青少年法治教育研究中心协办。
此次活动分为演讲比赛和知识竞赛两项赛事,分别设置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含中职)和高校组四个组别。前期经过各地市、各学校精心组织,层层选拔,最终117名选手参加省级决赛。
演讲比赛中,选手们心怀对宪法的尊崇与热爱,以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用青春的视角畅谈对宪法权威的尊崇,道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展示了良好风貌;知识竞赛中,选手们围绕宪法,结合诚信规则意识、校园欺凌、社会文明、自我保护等内容,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厚实的宪法法律知识积累,经过必答题、抢答题等环节,赛出风格、赛出水平,彰显出扎实的宪法法律知识基础和敏捷的反应能力。




最终,演讲比赛分别决出小学组特等奖焦作市第五中学小学部张昕等3名、一等奖3名、二等奖11名;初中组特等奖济源市实验中学王郁婷等3名、一等奖3名、二等奖8名;高中组特等奖永城市第一高级中学陈紫阳等3名、一等奖3名、二等奖8名;高校组特等奖郑州大学张阳媚3名、一等奖3名、二等奖3名。





知识竞赛分别决出小学组特等奖济源市黄河路小学王锦晨等3名、一等奖3名、二等奖10名;初中组特等奖许昌市第一初级中学刘奕涵等3名、一等奖3名、二等奖10名;高中组特等奖河南省开封高级中学蔡和凝等3名、一等奖3名、二等奖9名;高校组特等奖郑州大学许振骁等3名、一等奖3名、二等奖7名。



河南省教育厅政策法规处处长董玉民为演讲比赛、知识竞赛高校组特等奖选手颁奖

河南省司法厅普法与依法治理处副处长胡楠为演讲比赛、知识竞赛高中组特等奖选手颁奖

黄河科技学院党委书记贾正国为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初中组特等奖选手颁奖

河南教育时报社总编辑刘肖为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小学组特等奖选手颁奖
今年6月以来,省教育厅组织开展了第四届全省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以“弘扬宪法精神 礼赞我的祖国”为主题,面向广大教师和高校学生征集了“我与宪法”微视频,大力宣传我国现行宪法的基本内容、主要精神、核心要义和重大意义。目前,我省在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上参与网络宪法学习的人数已达268万,“学宪法 讲宪法”的热潮正在形成,广大师生的宪法精神、法治意识进一步提高。
演讲比赛评委点评

刘肖,河南省演讲与口才学会艺术总监,河南教育时报社总编辑
参加主题演讲活动,我们首先要审题,认真地审题,一个字一个字地审题。本次演讲比赛的主题是"学宪法、讲宪法“,这里省略了主语一一"我”,其实是"我学宪法、我讲宪法“,因而务必要从个人的视角切入,谈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与宪法的密切关系;而不是扮演全知全觉的角色,让人觉察不到"我"在哪里。主题一共6个字,有个关键词出现了两回,这就是一一"宪法”。是“宪法",不是"法律“,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而法律一般只涉及社会生活的某一个方面。所以,我建议大家准备演讲稿时,站位要高一些,比如国家尊严、民族团结、生态保护、公民权利等等,像有的小选手举在家里偷钱的事例就有些牵强。主题中还有两个动词:"学"和“讲"。“学",一定要在宪法中找到相应的、具体的条款,为你的事例和阐述找到支撑。"讲",可以"讲解",可以"讲述",我更建议侧重于"讲述“,从身边一个小的视角切入,讲述一段学习的感悟,折射出宪法光辉的无处不在。你的真实经历,你的真切观察,你的真情实感,往往更吸引人、打动人,更容易让观众产生共情、共鸣,宣讲的效果自己也会更好。

苗连营,教授,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青少年法律研究会理事
我建议选手从比赛的角度一定要考虑两个问题。第一,一定要找一个好的切入点,找一个好的视角去分析宪法,这个角度不要太大,最好是我们身边能感受到的。第二,在找到这个切入点之后,一定要考虑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是学宪法的比赛,要把一个微观的东西、具体的东西上升到宪法的高度,从宪法的层面去进行分析和思考。这样才能符合我们学宪法、讲宪法的主题。所以一定要从小处入手、大处着眼,从宪法的角度去解读。

陶真,中国金话筒奖获得者,河南广播电视台著名少儿节目主持人
我的重点就是让大家学讲结合。那怎么样讲呢?言为心声,内在有了就可以娓娓道来。首先在讲的过程中,是谁在讲、主语是谁,你在哪里,要讲自己的理解。怎么表达能让听众接受呢?要把核心抓住,学会换位思考,因为演讲是个综合艺术,不能不拘小节,所以我强调的言为心声,求真务实,以小见大,内紧外松,把握心的节奏,道不远人。

王华杰,教授,河南省法学会教育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比赛中我们一定要切题扣题,一定要有最基本的宪法的基本知识,所以我们要学在平时、用在平时。另外,一个主题比赛肯定要以讲为主,讲是主题,是核心,是内容。在演讲的时候可以从一个很小的点切入,再有一个宏观的站位,演讲的内容应该是有层次的、有递增的、有逻辑的。台上几分钟,台下也要下很大的功夫,所以选手们要具备一定的基本素质,比如嗓音条件、表达、语音都是最基本的条件,如果没有一点这方面的基础经验也是不行的。

肖洒,河南省演讲与口才学会副会长,河南广播电视台主任播音员
一次成功的演讲应该做到“四有、四戒”。
一、言之有物,戒空洞:内容是演讲的核心,围绕主题组织好演讲内容,要会讲故事、讲好故事、观点鲜明、说理得当。
二、言之有情,戒虚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演讲要表真情、达真意,入情入理,才能起到鼓舞、激励、说服的作用。
三、言之有序,戒凌乱:文字顺序、语言顺序、感情顺序、逻辑顺序,在一篇好的演讲中是相互统一、协调和促进的,共同组成一个完美的整体。大而全,多而乱,贪大求洋,必定吃力不讨好!
四、言之有范,戒拿捏”:演讲是大庭广众展示的语言艺术,首先要语言规范,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其次是台风规范,落落大方。

杨合理,河南省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高中组、还是大学组的学生论述还有进一步完善之处:第一,有的同学在谈宪法这一主题时扣题不紧密,比如谈国旗时,谈到破坏、践踏国旗等的违法犯罪行为,这只是与宪法发生间接关联,从直接关联角度而言,应该从宪法规定了国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与标志,尊重国旗是公民爱国的具体表现,也是落实公民遵守宪法,履行宪法关于公民热爱祖国的应有之义来说。第二,有的同学对宪法基本精神把握不准。比如,有个同学谈到“法因人而贵”,这是不妥当的。

李莉,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郑州幼专语委办主任
演讲,以“讲”为主,“演”是辅助手段。讲,要从停连、重音、语气、语调、节奏等方面注意讲的艺术性,语调变化过渡要自然,不能让听众感觉突兀、情感不真实,要讲得真挚且自然。“演”,包括面部表情、眼神、手势、身姿变化等。表情应随着演讲内容的变化而变化,眼神要和观众有交流;手势是演讲过程中情感表达的辅助手段,要大方、有美感,避免一直不停重复一种手势;关于站姿,有的选手为了表现自己的从容,在舞台上一边演讲一边走来走去,这种做法不提倡,演讲时建议采用站姿,丁字步或立正姿势均可,要大方、自信。演讲时,还要注意一些语音的规范。

高志恒,河南省中小学教师演讲比赛冠军,河南省实验学校紫园小学执行校长
我的交流就围绕一个字来汇报,那就是精彩、精英的精字。第一,各位选手的准备很精心,俗话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第二,各位选手的内容比较精准,主题相对来说很突出,围绕学宪法讲宪法,讲身边的故事,讲身边的人,等等,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宪法就在我们的身边。第三,各位选手的现场感觉很精彩。我觉得这份精彩来源于恰当的选材和流畅的表达。大多数选手的选材做到小而近,能够围绕一个点讲身边的人,讲生活里的故事,突出宪法就在我们身边。第三,我觉得这份精彩来源于真实的情感。大多数选手能够以孩子的视角,孩子的语言,讲述孩子眼中的宪法,他们的表达是孩子的语言,而不是老师、家长的语言。

王圭宇,河南省宪法学研究会秘书长,第一届、第三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指导老师
第一,演讲的同学要从宪法的角度来完成演讲,使主题更加突出。有些同学的演讲事实上内容跟宪法稍微有点偏差。第二,学宪法学的是宪法精神,如果没有学宪法可能就没法讲。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学宪法首先要知道宪法,结合社会热点来谈会更好。第三,讲宪法首先是谁讲?小学组是小学生来讲,初中组是初中生来讲。所以,要结合你的身份来讲。我们不主张讲宪法的条文,我们要围绕故事,把一个事讲透,就能触动人心。要讲真故事,只有自己经历的或者当中有触动的这些真故事。要讲正能量的故事,弘扬宪法精神是弘扬宪法里面的正能量。
知识竞赛评委

贾蓓,河南省教育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

王展,河南普法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科员
获奖名单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