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高水平大学建设短板?河南邀请海内外专家“开药方”

河南省教育厅 2019-10-28 15:35:24
  随着郑州大学、河南大学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019年河南将遴选建设10所行业特色鲜明学科优势明显的大学,力争在行业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上取得突破,有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地方行业大学该如何明确定位,强化特色,提升办学水平,争创行业或国内一流大学?
 
  10月26日下午,第二届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发展论坛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第一报告厅举行。来自澳大利亚、丹麦等12个国家,多所高校专家学者参与会议,聚焦大学特色发展、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人才引进、服务地方、国际合作等主题,为河南高水平大学建设出谋划策。
 
  武汉大学副校长吴平:课程评价从总结性向形成性转变
 
 
  武汉大学副校长吴平谈及本科教育目标和方法时,分享了武汉大学在完善学分制、探索书院制、实施个性化培养的经验。
 
  她认为,教学课程应该有不同标准:“比如哥伦比亚一些课程评价有23个量化标准,形成从很满意到不适用的评价指标,还有一些背景特征问题和叙述性问题。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可以知道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是注重多样性,重视评教学而非评老师。”
 
  吴平表示,评价的目的是促进教学,而非鉴定教师。对学生更重视课程学习的体验,在这门课中间获得了什么,通过学生的课程体验,间接促进老师的教学成长:“过去的评价是一种总结性的评价,现在是一种形成性的评价。”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原主任李志民:需要“严出”的制度和手段,提升学习内在动力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原主任李志民提到大学生学习动力的问题:“我们过去幻想着能够宽进严出,现在大学已经是宽进了,但是没有严出的制度和手段,如何提高大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今天面临的很大问题。”
 
  李志民列举了部分海外高校的“严出”手段:英联邦国家在同一学位里面有等级区分,美国也是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分等级,俄罗斯考得好的学生拿红毕业证,成绩良好拿绿的,一般的学生拿棕色的毕业证。
 
  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战军:要有战略的定力


 
  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战军表示,从河南省的角度来讲,要看到河南省经济发展的趋势,形成高水平的战略定位。
 
  “你的战略定位到底是什么,要不要跟着社会上的这些排名走,要不要跟着其他省的做法走,怎么样办出自己的特色,怎么样主动去适应地区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河南省产业结构的变化,是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王战军说,中原崛起靠河南,面对这样的机会,河南要有战略的定力,不要人云亦云,这也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体现。
 
  爱尔兰卡洛理工学院发展与研究副校长德克兰·多伊尔:建立有效的合作管理框架

 
  爱尔兰卡洛理工学院发展与研究副校长德克兰·多伊尔认为,院校成功合作有三个关键因素,首先要建立相互信任的机制,第二要有共同的愿景,第三点是合作要有有效的管理框架。
 
  “要知道有界限,才能够打造更好的邻里关系。大学的合作关系如果说停留在个人层面,它就不会发生作用,我们要有一个运转的空间。”德克兰·多伊尔说。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教授徐春保:“一带一路”扩大国际合作的空间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教授徐春保认为,通过“走出去、引进来”,“一带一路”扩大了国际合作的空间。
 
  “国内高校可以走出去,建联合中心,跟国外高校建“2加2”项目(国际合作双文凭项目),可以培养本科,互相授予博士、硕士。北美、欧洲,还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可以到国内来建联合中心,就把他们的技术也转移过来。”徐春保表示,一带一路政策会给国际合作一个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