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委员朱锋:建议赋予中小学教师适度惩戒权
河南商报
2019-01-17 11:39:01
政协第十二届河南省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1月14日开幕。1月13日,出席会议的省政协委员陆续前来郑州报到,河南也正式进入"两会时间"。他们的心情如何?带来了哪些提案?最关心哪些问题?对河南的未来发展又有哪些期待?记者来到委员报到现场,倾听他们的"两会好声音"。

记者专访朱锋
声音一:
赋予中小学教师适度惩戒权
13日上午,省政协委员、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副教授朱锋就早早到驻地报到。他准备的提案中,有一个《关于赋予中小学教师适度惩戒权的提案》。
调研时他发现,很多教师反映不敢批评学生的现象,更不用说体罚学生了。
"批评不好,立马引来麻烦。一旦追责,有的被处分,有的赔理道歉带赔偿,有的还因此丢了饭碗……把教师弄得想管又不敢管,无所适从,学生反而无所畏惧。有的学校,老师不敢管学生,反而是学生欺负老师、家长殴打老师。师道不存,教育如何振兴?未来的接班人又如何经得起挫折和磨砺?"他说。
他认为,即便眼前不容易出台这样的法规,也让全社会和政府主管部门重视这个问题。古代人发明的"戒尺",本身就是让学生有所敬畏,不能丢掉。
"行政部门的放权,前提是要相信教师,因为教师不会无缘无故地去违背师德,惩罚学生,造成什么后果。中小学阶段,没有批评和适度惩戒的教育,很难说是成功的教育。尽管说适度惩戒不好把握,但是一定要存在。一年不能出台,就两年。"他说。
他总结说,教育的根本任务,不是要捂住教师的批评之口,捆紧教师的手脚,而是让学生健康成长尽早成才。

民盟周口市委主委、周口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李宁
声音二:
扶贫车间建村头,脱贫攻坚靠产业
"产业扶贫有助于激发贫困户的长期内生动力,也是长远致富的有效手段。"省政协委员李宁是民盟周口市委主委、周口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这次参会,她带的行李箱里不仅有关于国家和我省经济工作会议的相关资料,还把走访调研脱贫攻坚一线的基础资料、数据和调研报告装在笔记本电脑里。
"特色产业扶贫,龙头企业带动扶贫,村集体带动扶贫,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她介绍,在周口市,"扶贫车间"模式做的不错:由政府财政资金投资,把车间建到贫困村村头,招徕企业使用厂房,进行来料加工,解决工厂建厂难用工难,当地贫困户也能就近就业。
她建议,要凝聚产业扶贫共识,提高对产业在脱贫攻坚中重要作用的认识。加强产业规划引领,明确产业扶贫发展方向。加大培训力度,强化产业扶贫技术支撑。
从科技富民的角度看,她认为,要健全完善产业扶贫技术服务专家队伍,切实解决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技术问题,不断提高科技到位率,为贫困村和贫困户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为解决长期稳定脱贫的问题提供人才基础。
声音三:
要解决河南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
省政协委员、河南省富菱达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骆金富今年比较关注民生和经济方面的话题。
骆金富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入园率达到80%,也就是说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的占比达到80%。
"学前教育正在普惠,可这在河南还是一个难点,"骆金富说,目前河南的学前教育依然存在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这也是当前摆在我省学前教育上的最大问题。
"我们河南学前教育如何才能按照国家规定普惠到80%的比例,我们该做哪些工作?"骆金富说, 河南省在学前教育改革方面遇到的问题很多, 所以这次也带来几个小的建议以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