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余所高校院所相约新乡“高博会”
河南日报
2018-10-25 08:34:56

作为豫北地区中心城市、国家级运输枢纽城市,新乡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中欧班列“新乡号”(原中亚班列)直通丝路各国

蓝海新能电动汽车电池组装生产线

河南锂动电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娄坤摄

红旗区863创客中心高志勇摄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新乡片区建设,打造区域经济发展新引擎,经省政府同意,由新乡市政府、省科技厅、省教育厅共同举办的第一届高校院所河南科技成果博览会(以下简称“高博会”)将于10月26日至27日举行。
10月22日,记者从新乡市举行的“第一届高校院所河南科技成果博览会”第二次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及美国、德国、乌克兰等国内外240多家高校院所、高新企业、投融资机构参会参展,将现场展示最新、最先进、最适合产业化的科技成果。25位两院院士也将亲临新乡,分别参加8场特色产业论坛,为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把脉问诊,开处药方……
据介绍,参会各方在会前已经初步达成一批项目合作意向,可签约项目140个,涵盖多个产业领域,预计投资总额1285.8亿元。
这是一场博览会。可它展出的不是普通的商品,而是国内外高校院所最前沿、最具代表性的科技成果,以及国内外知名大学高端前沿科技成果,旨在紧密对接地方产业、技术和创新需求,促进校企深入对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
作为高博会的东道主,新乡发起此次活动的初衷是什么?高博会又将给新乡乃至河南带来什么?
促进产学研有效对接打造区域经济新引擎
作为中原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新乡拥有41个行业大类中的33个,综合科技创新能力居河南省第3位。不仅如此,多年来,新乡市发明专利一直居全省前列。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新乡市专利申请总量达到8995件,列全省第4位,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406件,列全省第4位,均创历史新高;专利授权总数4265件,列全省第4位,其中授权发明专利642件,列全省第3位,同比增长36%。全市有效发明总数1917件,列全省第3位,万人有效发明专利为3.35件,同比增长32%。
这是一组令人自豪的数据。
然而,发明专利质量不高以及专利“躺着睡觉”的情况却十分普遍,急需进一步转化专利成果并实现产业化,助推经济发展。
从当前形势来说,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经济发展加快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是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特征和路径选择。而地处中原城市群核心区的新乡市,一样面临着产业结构不优、发展方式粗放、环境约束趋紧等瓶颈制约。如何破解发展困境、实现高质量发展?从根本上来说,还得靠创新驱动。
再纵观全省,许多地市都有体现各自历史文化、产业特色、运营较为成熟的开放招商平台,如洛阳有牡丹节、漯河有食品博览会、许昌有钧瓷文化节等,而新乡市目前还没有形成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对外开放平台。
近年来,新乡先后获得了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等国家级战略支撑平台,市委、市政府在对接国家、省重大战略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特色和优势,谋划实施了“六个抓手”“六个专项”等重点工作,以及“五大体系”“三带三区两城十镇”等战略布局,要把这些战略项目化、落地化,更需要打造高层次的招商平台,服务全市“一招四引”工作,推动更多的优质项目落地。
能否搭建一个聚集人才、资金、项目等国内外创新资源、畅通产学研合作通道的大平台,促进政产学研金有效对接,集聚打造区域经济新引擎?
新乡市委书记张国伟说,此次举办高校科技成果博览会,旨在为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搭建无缝对接的公共服务和对外开放的高端平台,进一步强化政产学研金深度融合,构建区域合作新格局,使新乡乃至河南省成为中部地区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唯有创新才能突破瓶颈,才能快速转型升级,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具体来说,举办高博会,就是要充分发挥新乡市创新资源较多的优势,搭建一个在全国范围内推进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和金融机构全方位合作的大型高端产学研交流活动平台,聚集国内外创新资源,畅通产学研合作通道,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在新乡转移转化,助推经济更好发展。同时,把高博会作为该市开展“一招四引”的重要载体,开展科技开放合作的重要平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重要交易平台、政产学研金对接融合的重要平台,努力将其打造成提高新乡知名度,扩大影响力的重要展示平台和一张持续闪亮的城市新名片。
吸引一批高端人才汇集更多创新资源
作为孕育创新的主要源头,可以说,新乡丰富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资源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目前,新乡市拥有河南师范大学、新乡医学院、河南科技学院等驻新高校10所,在校生16万人,是中西部地区高校数量最多的非省会城市之一。拥有国家级科研院所4家,国家级、省市级各类企业研发中心701家,科研人员13万人。
依托丰富的高校院所资源,新乡近年来围绕该市传统产业、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组建了机电装备、电子信息、大健康、生物医药与医学先进技术、检验分析测试、现代农业(小麦)、动力电源及关键材料等多家科技协同创新创业中心,加快产学研深度融合,让机构、人才、设备、资金、项目都充分活跃起来,形成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同时,90%以上的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技术创新合作平台,科技研发投入占比连续多年居全省第一位,累计承担省重大科技专项位居全省前列。
此外,新乡还发展域内外协同创新单位200余家,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深圳华大基因等一批国内知名高校院所、企业与该市企业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固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帮助企业研发解决核心技术、关键共性技术50余项,有效推动了科技成果在该市首站转移转化,助推新乡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
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才聚则财聚。新乡历来重视高层次人才引进,持续强化人才“战略资源”意识,不仅科学统筹做好顶层设计,出台一揽子人才引进政策,还依托新乡高校优势资源、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全面合作引进人才。最近5年,新乡引进人才达7274人,其中博士1094人,高级职称46人。今年9月,新乡市又面向国内外引进包括电池与新能源汽车、生物与新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行业在内的688名高层次人才,蓄积发展新动能。
为解决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优,人才政策碎片化,人才发展载体平台缺乏等一些突出问题,由新乡市委组织部、新乡市人才办主办的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服务联盟暨“新乡333人才汇”正式启动。“333人才会”自2017年8月16日启动以来,分别以政策解读、银企对接、拥抱工业互联网为主题,已连续举办14期,打造了一个高端人才和技术交流的平台,校地、校企、企企、金企对接的平台,人才政策宣传推介、权威解读、答疑解惑的窗口,沟通人才与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连心桥”,以及为新乡发展服务的各类人才之家。
新乡市人才办负责人表示,高博会的举办,有利于吸引、集聚一批高端人才,使更多创新资源集聚,厚植发展新优势。
助高校院所产业深度融合建中部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近年来,新乡注重发挥好科教资源优势,以推动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建设谋篇布局,用好存量资源,整合增量资源,以科技协同创业为特色,积极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强化协同创新保障、推进协同创新发展,加速形成高质量经济发展新动能,推动新乡经济转型升级。
创新协同,让新乡丰富的科教和创新资源优势变为发展优势,孕育了累累硕果,起到了1+1>2的效果。
华兰生物科技研发出全球第一支“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成功控制了“甲流”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蔓延;河南科技学院主持完成的“小麦新品种矮抗58选育及应用”项目,获得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实现了河南省高校30年来在该奖项一等奖上零的突破;中铁隧道装备有限公司在新乡生产下线的中国第一台复合式盾构机,填补了国内空白;河南师范大学研制开发的“系列核苷生产新工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与新乡拓新生化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投产,打破了日本在国际市场上对核苷产品的垄断。第一平锂电池隔膜材料、中国第一块可充电池……近70个自主品牌位居国内前五名。九天揽月的“神舟”“天宫”、深海探险的“蛟龙”、出征星辰大海的辽宁号航母、翱翔蓝天的C919大飞机,均有来自新乡的卓越贡献,这些成绩见证了新乡的产业实力和创新品质,也赢得“新乡常新”的赞誉。
纵观这些成绩,哪一项荣誉里,都离不开新乡各级政府、科技部门、高校、企业等多部门的努力。
同样,以“创新引领发展、协同融合共赢”为主题的高博会,也自然要注重校地合作提升创新能力、加强政产学研金深度融合以及科技资源集聚的共建共享共赢。
主办方负责人介绍,本届高博会将发布郑洛新国家自创区及新乡市科技创新、人才引进、招商引资政策;展示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成效;发布科技成果、技术需求、融资需求、人才需求、关键技术项目和新产品;展示高校、科研院所最新先进适用技术和重大科技成果;组织开幕式及主题论坛、特色产业论坛;开展招商推介、项目路演、科技成果暨技术需求发布洽谈;组织重大项目签约等。
高博会上,还将以促进科技成果交流合作为目标,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技交流活动。开幕式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主题论坛,届时将由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大家带来精彩的主旨报告;亮点纷呈的现场路演将实现创新创业项目与投资人的零距离直面对话、平等交流、专业切磋;科技成果暨技术需求发布会将进一步加强科研单位与企业的紧密对接;由新乡高校和科研院所主办的创新药物论坛、现代生物育种高层论坛以及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论坛等8场产业论坛,将突出科技成果产业化为研究特色和产业方向,力争促进政产学研金广泛开展科技成果的对接、转化、交易和产业化。
新乡市长王登喜说,要通过高博会,将先进的发展理念和先进的科技成果融合进该市主导产业发展,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现产业、高校、院所的深度融合,提升新乡市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注入强劲动力,真正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把新乡建设成中部地区重要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