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了,还没“阳”的孩子怎么办?

新华网微信公众号 2023-02-08 09:30:22


全国各地中小学近期陆续开学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为“乙类乙管”
 
新学期孩子们的校园生活
 
将发生明显变化
 
老师、同学们可以面对面交流
 
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终于可以安排起来了
 
不再开展全员核酸筛查等工作
 
校园内的防疫安全如何保障?
 
还没“阳”过的孩子怎么办?
 
记者走访了北京市部分教育机构
 
采访了部分学校和相关专家
 
1
 
学生在学校还要佩戴口罩吗?
 
返校是否需要核酸证明?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
 
近期印发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操作指南》
 
其中的
 
《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操作指南》
 
(以下简称《指南》)
 
对校园疫情防控提出了具体要求
 
《指南》指出
 
根据实际需要和当地条件
 
中小学校和幼儿园
 
开展师生筛检、轮检、抽检等
 
适宜的抗原或核酸检测
 
师生出入校门不再提供核酸证明
 
《北京市中小学、幼儿园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指南》提出
 
中小学生在校期间应坚持科学佩戴口罩
 
幼儿园幼儿在园期间不佩戴口罩
 
非疫情流行时
 
校外人员进校不再查验核酸证明
 
疫情流行或严重时
 
学校可视情况查验校外人员
 
核酸证明或抗原检测结果

图片2月6日,在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第二实验小学,学生参观寒假课程成果展。
 
2
 
还没“阳”过的孩子能上学吗?
 
《指南》指出
 
学校要组织工作力量
 
加强师生日常健康监测
 
提醒督促师生出现发热、干咳
 
乏力、咽痛等症状时
 
不带病到校工作或学习
 
开学返校前一周
 
学生居家每日开展测量体温
 
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相关临床症状观察等健康自测
 
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
 
要检测抗原或核酸
 
如检测结果确认感染病毒
 
须如实报告学校
 
延迟返校
 
师生返校后连续7天开展健康监测
 
尽量减少聚集性活动

图片2月6日,重庆市南川区隆化一小,老师在迎接孩子们的到来。
 
3
 
没“阳过”的孩子
 
上学后有感染风险吗?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王全意表示
 
目前北京市已建立临时人群免疫保护
 
加上目前国际流行的病毒
 
和北京此轮流行的毒株有一定的交叉保护
 
近期至少三个月内
 
发生疫情流行的风险较小
 
北京佑安医院
 
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表示
 
这波疫情中
 
体感上没“阳过”可能存在很多情况
 
有的由于防护措施到位
 
确实没“阳过”
 
有的感染后没有出现症状
 
是无症状感染者
 
有的在这波疫情之前就曾感染过
 
体内有抗体
 
而自己没注意到
 
4
 
“阳过”的孩子
 
可以开展哪些体育活动?
 
北京教育学院
 
丰台分院体育教研员张彤表示
 
寒假休息的时间较长
 
一些学生身体还在恢复期
 
刚开学不会安排高强度、剧烈的运动
 
中小学体育课宜多开展一些
 
低强度的活动
 
小学生可以开展一些游戏活动
 
通过一个月左右的适应
 
逐渐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再酌情增加体育教学内容
 
 
东城区广渠门中学
 
学生运动中心主管马珞说
 
老师也会注意观察、监测孩子的
 
出汗程度、脸色、心率等
 
多安排运动中的间隔休息
 
希望学生们在体育课上不要有压力
 
也请家长们放心
 
5
 
班级出现阳性的孩子怎么办?
 
《指南》提出
 
中小学校以班级为单位
 
出现感染者后
 
学校在第一时间
 
向所在县(区)级教育行政部门
 
作出报告
 
由教育行政部门
 
会同卫生健康、疾控等部门
 
提出并实施防控措施
 
当感染者占比较大时
 
可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
 
停止线下上课、实施线上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