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礼院士走“代表通道”:点赞抗疫中的年轻人!
微言教育
2021-03-09 09:45:09
3月8日下午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第二场“代表通道”开启
全国人大代表
天津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
动情讲述战疫一线故事
一起来看↓↓
记者:
去年,您作为中央疫情防控指导组专家组成员,投身到抗疫的最前线,还把胆留在了武汉。您能否跟我们分享一些您参与抗疫的感受?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
去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广大医务工作者舍生忘死,千方百计抢救每一个患者,取得了抗击疫情的重大战略成果。
如果说我感触比较深的,就是我们广大的年轻一代的医务工作者他们在抗疫中的表现。他们中间有80后,他们是主体;有90后,他们是先锋;还有不少是00后,他们是新锐。他们这个年龄段占到我们队伍中的70%。他们都是独生子女的一代,关键时候能不能顶得住,当时我们有些担心。在抗疫中,他们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经历了这场抗疫的“大考”。
大家说,我们医务工作者是最可爱的人,但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更让我们感动的是,全国的广大老百姓对党中央的信任、自觉的执行力和奉献精神。我举两个例子,我到武汉的第一天,到医院去,接我的车是部私家车。司机是一个30多岁的企业家,来自黑龙江,自己驾车到武汉抗疫,是个志愿者。我问他:“你的油钱谁给呢?”他说:“我自费。”他把我送到医院后,我下了车,对他表示感谢。他说:“咱们彼此彼此。国家有难,匹夫有责。”
在武汉抗疫的时候,谁是最可爱的人?所以我说,不管是冲锋陷阵的,还是默默无闻的,只要为我们抗疫作出贡献的人,都是最可爱的人。现在,我们国家的疫情趋于平缓,但是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任务还很艰巨。所以,我们要坚持常态防控和精准防控相结合。同时,我们还要坚持过去有效的一些做法,像少聚集、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这些都还要坚持。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
医学教育决定着医学卫生健康事业的未来,教育成功的关键是对受教育者“灿烂其职业前景,严格其培养过程”。医务人员素养直接关乎每个人的生命与健康,而良好的职业前景是吸引优秀人才学医从医的关键因素。建议从提升医生职业荣誉感、调整医学教育专业设置、完善医疗人力资源结构,建立规范化培训制度等方面着力。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王水平:
当前,医学教育还存在人才培养结构亟需优化、培养质量亟待提高等问题,建议统筹谋划建设区域医学教育中心,打造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示范区,形成与国家生产力布局和社会发展需要相衔接的医学教育布局结构;强化医学教育考核引导,建立重实践、重能力、重创新的以考促学、以考促教、考评结合的医学教育评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