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畅谈学习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微言教育
2021-03-08 10:40:32
3月6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会议现场气氛热烈,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催人奋进。会上发言的7位委员表示,一定会强化使命担当,提高履职能力,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跟教育小微一起来看他们怎么说的——
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立足更精准更有效地防,推动预防关口前移
“我和总书记面对面交流的主题,是完善基层卫生体系建设。总书记指出,‘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基层社区层面的预防,正是其中一环。”北京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吴浩委员说,“社区层面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拧紧了疫情防控的‘水龙头’,助力控制了疫情。”
吴浩委员建议:“我们应该充分运用疫情防控中的有效经验,加快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建立健全符合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和社区发展规律的预防体系。”在建立健全组织管理体系方面,可以实行属地健康责任落实制度,组织各职能部门建立健康管理委员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健康服务技术支持,明确各职能部门功能和职责,普及健康知识,传播健康理念,引导居民主动关注健康,不断提升群众健康水平。
加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力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要加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力度,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改善基层基础设施条件,落实乡村医生待遇,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
“在会场上,我谈到了推进公立医院建设方面的有关情况,总书记听得很仔细,他强调要加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力度,这让我们备受鼓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院长胡豫委员表示,“作为来自于武汉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从去年至今,我们建立完善了基于‘门诊、入院、住院’三道关口的常态化监测防控网,落实身份识别、体温监测,严格住院前置排查。”
“建议以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为契机,加快发展感染、呼吸、重症等重点专科群,培育优秀专家团队,整合科技攻关力量,做好应对新发传染病防控救治的要素储备。”胡豫委员说,“以高水平公立医院牵头,纳入疾控机构和基层医疗机构,实现急救、门诊和疾控网络的互通共享,建立健全灵敏高效的传染病预警机制。”
在全社会营造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要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深入宣传抗疫先进事迹和时代楷模,在全社会营造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
“总书记强调在全社会营造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这让我备感振奋。”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委员说,“疫情防控过程中,广大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日夜奋战,展现了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广大医务工作者在抗疫一线的生动实践表明,他们是人民生命健康的护佑者,是健康中国建设的中坚力量。”
黄璐琦委员建议,要着力发挥广大医务人员积极性,从提升薪酬待遇、发展空间、执业环境、社会地位等方面入手,关心爱护医务人员身心健康,采取多种形式增强医务人员职业荣誉感,在全社会营造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
培根铸魂、启智润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
“3月6日是我又一次当面聆听总书记有关教育的重要论述。”能和总书记面对面交流,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委员备感振奋,“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做到总书记提出的‘培根铸魂、启智润心’。这也应该是我们广大教师孜孜追求的目标。”
“我们应该把教育优先发展理念,更好地用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严纯华委员建议,可以进一步加大对中西部高等教育的投资和支持力度,促进高层次人才在中西部地区汇聚,推进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设施和科研平台向中西部倾斜。
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做好老师,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就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医学教育决定着医学卫生健康事业的未来,医务人员素养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委员表示,“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激励着我们教育工作者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王辰委员建议,对不符合医学教育规律,影响医生未来知识结构、能力的专业,应予以调整,加强紧缺医学专业的开设力度,分层级培养医务人员,形成合理的医疗人力资源结构。
支撑起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在线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广大教育工作者奋战在抗击疫情和“停课不停学、不停教”两条战线上,守护亿万学生身心健康,支撑起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在线教育,为抗击疫情、全面有序复学复课作出了重要贡献
“‘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在线教育’说明疫情防控既带来了挑战,更蕴含着机遇。”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林忠钦委员表示,全国广大师生合力破解教学理念、内容和方式滞后于信息化发展等瓶颈问题,加快数字化教育转型,是支撑起“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在线教育”的关键。
林忠钦委员建议,未来应继续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不仅让信息技术成为工具,更成为学校教育运行的“血液”。既要加强教育专网、校园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还要加强教育教学大数据平台建设,创新变革现有的学科体系、知识体系、课程体系,用数字化方式对教育教学进行场景再造、管理再造、服务再造。
广大妇女奋勇争先、顽强拼搏,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女性风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希望广大妇女做伟大事业的建设者、做文明风尚的倡导者、做敢于追梦的奋斗者
“听到总书记对广大妇女同胞的关心和肯定,我备受鼓舞。”北京史家小学校长王欢委员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各行各业的女同胞挺身而出、坚守岗位、辛勤工作、英勇奋战。从重症病房争分夺秒的救治,到城乡社区群防群控的坚守,从流水线上加班加点的生产,到科研实验室里夜以继日的攻关,广大妇女用无私无畏展现女性风采,以担当作为贡献巾帼力量。
“妇女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王欢委员说,“我们妇女同胞要勇担重任、更好发挥妇女‘半边天’的重要作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展现更多英姿、贡献更多的妇女力量。”
在现场聆听习总书记重要讲话
的委员们备受鼓舞
倍感振奋
听听他们怎么说——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肯定了教师对于教育的作用,并且强调,‘要加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教师定向培养和精准培训,深入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这让我们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现场聆听总书记重要讲话后,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程建平委员心潮澎湃。“我们正在制定学校的‘十四五’规划,一定会以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为教育公平、优质教育而努力。作为中国教师教育的排头兵、教育扶贫的行动者,北师大已做好准备——千方百计让优质教育为乡村振兴‘强筋壮骨’。”
加快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织牢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主任、北京医院原院长王建业委员心中激起层层涟漪。“总书记强调,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人民至上’的情怀令我这个‘医卫老兵’很感动。”如何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王建业委员表示,将从本职出发,全力推进“健康老龄化”,让老龄人口享受有质量、有乐趣的晚年生活。
教育要“培根铸魂、启智润心”;“要做好中医药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张其成委员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的这两点印象深刻。“中医药发展的‘守正’,就是要守住中医的思维和核心理念,搞清楚中医药的文化基因。以此为基础,建立形成具有中医药特点的服务体系、服务模式、管理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等。”张其成委员表示,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可以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又可以增强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问题的论述高屋建瓴,又接地气,非常启发人。”北京市第十二中学联合总校校长李有毅委员表示。“总书记指出,做好老师,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我认为,教书育人首先要明白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李有毅委员表示,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学生实现“精神和智慧的双成长”,“精神”就是品德和意识形态,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智慧”是要让学生掌握正确认识世界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