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中的青春力量——郑大师生深入国家农高区共绘人才培养新图景

河南省教育网 2025-04-09 13:41:36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为探索农业高素质人才培养新路径,推动农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郑州大学孙学敏教授率领由郑州大学硕士、博士研究生组成的调研团队,于三月底至四月初赴河南周口国家农高区开展专题调研。此次调研聚焦郑州大学农业经理人和“头雁”培育“十字”教学法模式在周口国家农高区的应用、周口国家农高区农业高素质人才培育模式创新、周口国家农高区“农业国家队”形象建设和周口国家农高区产品品牌价值打造等,旨在推动校地合作,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智慧。

探访“农业国家队”:解锁小麦产业科技密码

作为中东部地区唯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周口国家农高区肩负着引领黄淮平原高质高效农业的重要使命。调研团队先后走进郸城县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小麦技术创新中心以及“农高号”运营中心等地,深入了解农高区在小麦产业升级、农业科技推广等方面的创新实践。

“这些麦田里藏着大智慧!从墒情监测到精准灌溉,现代农业的每个环节都在用数据说话。”随队研究生在参观后纷纷感慨道。高标准农田里安装的智能监测设备、实验室中研发的新品种小麦,让这群青年学子真切感受到科技对农业的深刻变革。

“十字”教学法:让乡村振兴带头人“飞”得更高

乡村振兴,人才先行。近年来,郑州大学积极响应乡村振兴国家战略,创新推出农业经理人和“头雁”培育“十字”教学法,以“听、看、研、练、考”夯实理论基础,用“辅、创、品、展、销”强化实践能力,已培养出千余名既掌握现代农业技术、又具备市场经营能力的复合型乡村振兴带头人。调研期间,孙学敏教授与随行研究生同农高区管委会领导、工作人员围绕高素质农民人才培育、农业品牌打造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并达成多项合作共识。

孙学敏教授表示:“与国家级农业平台的合作,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十字’教学法的核心价值,在于构建了从课堂到田间的完整育人链条,培育真正契合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新型人才。”

从实验室到农田,从理论到实践,郑大学子用脚步丈量乡村振兴之路。此次调研不仅是一次校地合作的生动实践,更彰显了新时代青年投身“三农”事业的使命与担当。未来,这支青春队伍将继续深耕农业一线,为乡村振兴播撒希望的种子。

(通讯员 赵薇薇 陈晓慧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