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航空职业学院:奏响 “一四八”三部曲 增强科学育人实效
10月26日,信阳航空职业学院中层干部微信群发布一则消息,介绍该校汽车工程学院新能源专业2024级学生孙哲同学,前一天在从西亚美悦城返校途中,意外发现所骑乘的共享单车车篓中有一个装有手机、证件和现金等贵重物品的精美手提包,孙哲同学“没有丝毫犹豫,立即送至学校附近的震雷山派出所。”该校理事长刘品生带头点赞,要求“校内校外都要好好宣传,弘扬正能量。”这也是近年来,该校师生众多拾金不昧、助人为乐、见义勇为事例的一个缩影,折射出信阳航空职业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先,以“一”“四”“八”三部曲推动德育工作取得成效的一次生动体现。
“一个中心”凝聚人。学校充分挖掘大别山红色资源优势,于2023年投资8000万元,兴建思想政治教育中心。中心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由红色主题大厅以及中国革命使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使馆、大别山精神与列宁号故事馆等组成,现已成为当地传播红色文化、开展革命理想教育的“红色引擎”,每年吸引周边地区党员干部、大中小学生3万多人在此开展主题教育、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中心更是全校15000名师生的“精神家园”,每天都有师生自发或以班级为单位前来,聆听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探究大别山精神,感受革命文化,从中汲取奋进力量。
“四位一体”引导人。学校充分利用大别山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身边的“红色基因库”,采取体验式、沉浸式、互动式教学方式,推动以基因红、航空蓝、青春绿为底色的讲、观、研、感“四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把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优势。“四位一体”即,讲一个红(蓝)色故事(“列宁号”故事、“海空卫士”王伟等),观看一部红(蓝)色影片(《歼十出击》《风雪大别山》等),开展一次专题座谈讨论,撰写一篇心得体会文章),巩固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赞誉。
“八种精神”激励人。修订《信阳航空职业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德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把德育“八种精神”(道德精神、法治精神、团队精神、创新精神、吃苦精神、奉献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作为必修课,列入课表、规定课时,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各二级学院具体组织实施。制定《信阳航空职业学院学生德育之八种精神培养考核实施方案》及实施细则,明确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考核标准及考核方式等。开设了“八种精神”大讲堂,创作主题文化墙,营造浓厚氛围。通过理论讲授、案例分析、日常要求、行为规范、课堂讨论以及多元化、实践性的教育活动和综合考核等,推动“八种精神”落地见效。近年来,学校涌现出一大批品德高尚、诚实守信、见义勇为的优秀大学生。如,2021级学生杜海扬、吴存银,在外实习整理租住的公寓房间时,意外发现4万多元巨额现金,立刻联系警方、交还失主;不畏危险,三次潜入深潭救人的2023级学生陈耀,上榜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候选人,他们都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学校“厚德强能 弘毅笃行”的大学精神。
(通讯员 曾伏虎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