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双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致全市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家长朋友们:
为了维护广大学生和家长的权益,营造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濮阳市“双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出温馨提示:
一、树立科学育人的教育观念
家长们要正确认识学生成长是一场“马拉松”,靠“疲劳战”“持久战”甚至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方式拔苗助长,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要理性、全面看待校外培训的作用,选择校外培训应尊重孩子的意愿,结合孩子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和实际需求综合权衡。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在校内、主渠道在课堂,依赖、迷信校外培训不可取。家长要重视孩子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和禀赋特质,科学合理安排孩子课余时间学习、生活和锻炼,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二、审慎选择学科类培训
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在国家法定节假日、双休日、寒暑假期间开展的各类学科培训,以及“一对一”、“上门服务”、“众筹私教”、“素质拓展”等“地下”违规学科培训均为非法行为。请各位家长朋友慎重对待,不要选择未纳入APP监管的无证机构或违规机构,更勿私下通过其他方式向培训机构缴纳培训费用。如确有学科类培训需求的,可登陆教育部研发的《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官方网站(https://basic.smartedu.cn/)进行免费线上学习,以免蒙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三、审慎选择有资质的培训机构
1.认真查看培训资质
请家长们关注培训机构是否同时持有主管部门颁发的办学许可证(审核意见书)和登记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登记证)。无法提供上述两项证照中任何一项的都是违规机构。孩子在违规机构缴费上课,将承担“退费难”“卷款跑路”等不可知风险,请您自觉抵制并远离违规机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需要签订培训合同
培训机构与您签订培训合同时,应当使用教育部办公厅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联合印发的最新版《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21年修订版)。请您认真阅读合同条款,仔细查看合同印章与培训机构资质名称是否一致,签订合同后再付款,并向培训机构索要正规发票,妥善保管好合同文本、票据等相关资料。
3.谨慎缴纳培训费用
在您缴费时,应注意避免一次性缴纳或以充值、次卡等形式变相缴纳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的费用,且不得超过5000元。请您从“校外培训家长端”APP中购课缴费和续费,实现网上省心选课、安心购课、宽心缴费、放心退费。不要被培训机构打折、送课等优惠宣传忽悠,冲动缴纳超过规定时限和规定金额;或通过“校外培训家长端”APP以外的方式私下使用现金或转账等支付培训费用,千万要捂好您的“钱袋子”。
四、违规培训行为投诉举报电话
日前,教育部颁发了《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将从2023年10月15日起施行。
规范我市培训市场需要您的理解和支持,欢迎您对校外培训机构违规行为进行监督举报。如发现有违法违规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行为的,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均可向公布的各自辖区电话或邮箱反映(或关注“濮阳教育”公众号,通过“服务平台”查找“校外培训随手拍”即可完成网上举报)。对违法违规行为一经发现,将严厉查处;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