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内乡县第四小学:“同课”展风采 “异构”促成长——城关镇名师工作室开展“同课异构”道法教研活动
石本无华,相击而发灵气;水本无波,相荡而起涟漪。为聚焦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深入探讨道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相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构思进行教学研讨,进而促进道法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10月16日,城关镇中心校开展“同课异构”活动,全镇道法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此次“同课异构” 执教内容是四年级上册《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第一课时和五年级上册《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第三课时。分别由由第四小学朱秋玉老师、第五小学胡凯老师和丁双洋执教。三名老师以不同的方式构思课堂,呈现出三节优秀的课例。
活动伊始,朱秋玉老师以“你为自己的家庭做了什么贡献?”为切入点,牢牢抓住家庭以及“我”对家庭的贡献作为突破点进行教学,注重激发学生的情绪,带领学生聚焦“场景”和“细节”,让学生不断发现、感悟,层层深入,以情感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代讲。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深切体会自己在家庭中的作用,从而落实活动课主题。朱老师对文本的理解、对情感的把握和投入,让听课教师充分感受到了小学道法课堂的魅力。
胡凯老师紧扣道法活动主题,以播放视频环节直观形象地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进行学习,让学生通过对“家事有我”一周小调查的展示进行讨论、交流。在胡老师亲切自然的语言交流中感受自己在家庭中的贡献,进而深切体会自己在家庭中的作用。
丁双洋老师以对“毒品小恶魔的挑战”贯穿整个课堂,紧紧围绕“拒绝烟酒与毒品”的主题,深入剖析了烟酒和毒品对个人及社会的危害,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教而不研,则教必失之肤浅;研而不教,则研必失之深晦”。展示课结束后,三位老师阐述了自己的教学思路及设计。其他老师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见解,有效的总结使本次同课异构的效果落到实处。
最后,二小李湾湾老师针对《活动教学法探索》作微讲座。中心校张主任指出,三位教师都尽力给学生提供优秀的教育资源,都注重指导学生的情感感悟。可还需要在教研组内扎实开展集体备课活动,解读教材、确定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把新课程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同课异构不变的是教学内容,万变的是教学形式,活动本身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本次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学习的机会,探讨了教学的艺术,交流了彼此经验,有效地提升了教师专业能力。
(通讯员 付升 王飘飘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