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精神鼓干劲 厉兵秣马再出发——淅川县教育研究中心召开"万名教师大比武″动员会
为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10月12日,淅川县教研中心召开"万名教师大比武″动员会,全县常态化教学大比武拉开了序幕,县教体局副局长许钧华主持会议指导,县各级各类学校业务校长和教研中心参加会议。
县教研中心邹雪涛主任传达了全市育人方式改革推进会的会议精神,对我县2023一2024学年在全市不同层次竞赛活动中的成绩进行分析。邹主任指出,在2023一2024学年两个阶段的大比武活动中,我县整体成绩不够理想,相对落后于兄弟县(市区),要求所有学校要痛定思痛,深刻反思:1、提高认识,建立奖励机制。我县一等奖比例不高,是因为认识不到位,没有将真正优秀的教师选出来,老师们忙于日常教学,对参赛不热情,各镇(校)要建立奖励机制,激发优秀教师参赛热情。2、加强指导,深研细磨课下功夫。通过校级、乡镇、县级三级联赛推举出来的选手,确定好讲授内容,要对重点课程打磨锤炼,倾全县之力精益求精。3、对照标准,强化兵团作战。集思广益,把最好的教师选出来,把最好的课研磨出来,全县要以《南阳市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参考标准(试行)》为评分标准,强化学本课堂理念,让学习活动真实发生。4、重视弱科,兼顾各学科均衡发展。在大比武活动中我们要大小学科兼顾,开全课程。对艺术类学科重视起来,不能留白甚至弃赛。5、示范引领, 名师工作室带动。各学校在教研员的引领下建立名师工作室,以市县名师、省市县优质课一等奖、课题研究获奖人员等组成的名师团队落户学校、跨镇(乡)、跨校区建立联合研究团队,引领区域教科研发展。
县教育研究中心高中、初中、小学三个学段主任分别总结了前段大比武活动的开展情况,提出了今后的建议:1、扎实的基本功是取胜的法宝。语音标准、逻辑清晰,新课程理念落实到位,关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具有高超的授课艺术,驾驭课堂、调控课堂能力强等等必然会在大赛中脱颖而出。2、加强多学科融合,增加知识的横向联系,重视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上出课堂的宽度、深度、效度。3、重视解决实际问题,重视思维方法。用高阶思维包裹低阶思维。4、课堂教学更应该关注学生会讨论、会展示、会评价、会倾听、会质疑、会补充、会整理、会编题,要从根本上“学会”而不仅仅是“学会”。5、加强课标研读,读懂课标要求,在教学中才会不偏航。
副局长许钧华做总结性发言,他中肯指出在全市十万教师大比武活动中,我县选手存在的不足,用数据说话不容乐观。今后我们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拟定合理科学方案。各学校初拟方案上交修订,县教研中心审定下发。2、做好全程监督。在秋期大比武活动中,从校级竞赛到镇(乡),教研中心派评委参与,提高选拔质量。3、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水平,不为晋级、为评模评先要“证书”而参赛。4、认真研读南阳市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转化成行动,向课堂要效率。 在下步工作中,全县各级教研人员将脚踏实地,把课改做细、做实,创特色,显亮点,提质量。在日常工作中,多指导、勤动脑、明思路、找方法,多措并举,从关注高活动行为到关注高认知行为,实现课堂温度与高度、开心与开窍的统一,厉兵秣马再出发!
(通讯员 张伟臣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