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心灵相约 与健康同行——内乡县教师发展中心开展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升培训
5月10日内乡县教师发展中心开展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升培训,意在提升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业素养,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首先,教体局的孙盼老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用第一人称的口吻简单介绍了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和内乡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情况,讲述我们的心理教育工作从一穷二白到日渐完善的喜人变化。
在接下来的课堂中,孙盼老师以具体的事例向我们讲述了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危机的重要特征、不同的表现以及产生的原因。在第二时段着重细致地讲述了何为心理危机,也让我们了解到在处理学生心理问题时要依据当事人的感觉去处理问题,而不是依据我们任何人的感觉去处理。接着又给我们讲述了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危机的区别以及关于自杀的几个谬误,高危个体的识别途径,让我们可以及时对这类学生进行行为的干预。总之,本节课可以说我们收获满满,对于以后在如何去发现及干预问题学生方面有着相当大的帮助。
培训过程中,参培教师踊跃发言,发表自己的观点以及自己所遇到的问题,孙盼老师耐心解答,课堂氛围活跃,在一问一答中提升了专业能力。
在下午的课堂中,沈红茹老师从儿童心理发展、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以及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方法三方面讲述了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及常见心理问题。
首先沈老师给我们分享了一个找钥匙的故事,通过故事告诉我们在生活中,工作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可能解决这个困难的钥匙就在不经意的地方。接着通过连续写出五条重要的教育观念与教育方式,并通过热身活动向我们揭示了思维的四个层次。
在第一个阶段,沈老师首先向我们讲解了埃里克森心理发展八阶段理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它必须经历不同的阶段,每一阶段都有不同的发展危机,每一个危机都涉及一个冲突。我们要根据不同阶段所面临的冲突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接着讲到了皮亚杰阶段发展理论,认为人从出生到青年的认知发展不是简单的数量增加的过程,而是分为感知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四个有着质的差异的阶段,每个阶段出现的新的认知能力表明个体发展出新的适应环境的方式。我们应该为他们提供从现实和事件中学习的机会。
在第二个阶段,沈老师通过儿童发育的三级跳:注意力和观察力的加速发展(一、二年级)———思维力和想象力的加速发展(三、四年级)———记忆力的加速发展(五、六年级)和儿童社会化发展的三大主题,培养良好习惯、学会人际交往、“行塑”健康自我向我们揭示了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从而使我们能够实现高效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认识世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三阶段,沈老师向我们分享了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情绪困扰(自卑、嫉妒、多疑等),学习困扰(考试焦虑、厌学、学业成绩不良等),人际关系困扰(不能和父母、教师形成亲密关系、与同伴关系紧张、过分胆怯、退缩、独来独往、缺少知心朋友),霸凌问题,自闭症问题,好动多动问题,抑郁症问题以及应对方法。
总之,小学阶段是人生成长发育初期,此阶段的心理健康的教育必将奠定孩子的心理健康基础,我们只有从小抓起,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初步形成健康的心理,才能为孩子的未来打下基础。
(通讯员 李佳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