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县特殊教育学校:小小社团,魅力无限
淅川县特殊教育学校为丰富学生的课内外生活,激发学生潜能,拓展学生特长,提高学生生活劳动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为宗旨,根据淅川县德育中心要求,学校立足学校实际情况,结合特殊儿童的认知水平,学校重点培育了“面点制作社团”、“书法社团”、“美术手工社团”、“彩绘社团”。
在厨房师傅及指导教师的带领下,面点制作社团的同学们揉面、切面、擀面团、揉馒头、摆馒头、装蒸箱流水作业。教师逐个指导,学生配合熟练,操作认真。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团结协作意识,而且掌握了一技之长将来这些特殊儿童踏入社会后,既能够自食其力,又可以作为谋生手段。书法社团:分为硬笔楷书基础班、毛笔强化班。每个班每周固定两节书法课,周六上午社团日固定开展活动,通过基本笔画和例字练习,学生对含有该笔画的字从基本笔画、位置布局、结构比例等方面具有初步的认知,能够书写得美观大方,具有初步的美感和书法素养。
美术手工社团主要是以简笔画、简单剪纸、粘贴画为主,聋生10人,以素描为主,通过美术手工教学训练,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观察能力,提高注意品质。
学校彩绘社团以提高学生想象力,彰显特殊儿童内心世界的缤纷,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审美情趣、丰富校园生活为目的艺术类社团。社团的成员主要由培智六年级、七年级、八年级智力障碍学生构成,所有对美术彩绘有兴趣且有一定的审美基础的学生都可以参加。通过石头彩绘、聚乙烯画布彩绘两种形式,重点绘制环保类、科技类、动物、人物头像等作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保护环境的情怀,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科技素养。
12月16日,南阳市宛城区特殊教育学校一行深入我校,参观学生社团活动及德育工作,党支部书记、校长朱远方带领学校班子成员陪同参观交流。一年来,社旗县特殊教育学校、方城县特殊教育学校、西峡县特殊教育学校等兄弟学校先后到校参观交流德育社团活动。
近年来,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要求,根据淅川县教体局《关于建立学校德育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文件精神,淅川县特殊教育学校结合实际情况,逐步形成了“1126”德育工作育人模式,以此指导学校德育工作有目标、有规律、常态化地上水平、有特色、创品牌。“1126”德育工作育人模式:抓住一条主线——德育月度主题活动,确立一个中心——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深化学校德育工作的“两个结合”——德育月度主题活动与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相结合、常态化开展的“树榜样,选标兵”活动与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相结合,明确德育管理工作的“六项主要内容”——生活技能劳动实践教育、重要节庆日传统文化教育、社团活动、感恩教育、文明礼仪教育、阳光大课间活动。学生管理的所有工作都围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这个中心,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新局面。经过近年来的强化落实,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行为习惯、自理能力、文明素养显著提高,初显成效,得到了家长的肯定和上级领导的认可。
(通讯员 范顺利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