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姚栓宝” 快学“王银环”——淅川县仓房镇中心学校劳动教育初探

河南省教育网 2023-06-06 11:23:19
  劳动最光荣,劳动创造幸福。淅川县仓房镇中心学校以劳动教育课程为主阵地,丰富中小学劳动教育参与形式,建立劳动教育评价长效机制,形成“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格局,在淅川县享有盛誉。
 
  劳动课程制度化。按照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坚持常态化劳动教育课“四进四有”(四进:进课表、进课堂、进考场、进表彰,四有:有教师、有教案、有作业、有评定)活动,让劳动教育课程真正成为中小学校一门独立课程。与此同时,组织学生利用少先队活动日、远足、冬夏令营时机,参加镇内外致富能手讲授的种植养殖技能培训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到仓房镇柑桔品种改良基地、艾草生产基地、群康蜈蚣养殖基地,参加研学游和实践体验活动等。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一定的劳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具备优良的劳动品质和劳动精神。
 
  校内劳动多样化。一是卫生区轮值型劳动。每周一考核、每月一评比、每学期一表彰。二是基地实践型劳动。利用校外劳动实践基地、校内小游园、“口袋农场”“移动苗圃”等,指导学生开展农业生产劳动。三是突击体验型劳动。利用学校迎验、基建、装修、维护等时机,为学生提供安全参与劳动体验的机会。四是开展生活技能竞赛。让师生参与包饺子、择菜、叠被褥、拖地板等食宿技能竞赛,为优胜者发奖,帮落后者补习。五是定期服务型劳动。到柑橘加工车间、塑料大棚产业基地、艾产品生产车间等场所,体验生产劳动,到乡镇敬老院为孤寡老人等提供服务性劳动。
 
  家校协同社会化。一是充分做好宣传发动。利用家长会、学校家长开放日、给家长的一封信等,向家长宣传家校协同开展劳动教育的必要性,促进家长对劳动教育形成正确认知。二是建立家校协同机制。指导家长把劳动教育有机融入家庭日常生活,指导家长做好劳动的榜样示范。创造家庭成员共同劳动的机会,让学生有机会向家长学习,达到亲子共成长的目的。三是持续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让学生主动参加物品整理与收纳、清洁与卫生、烹饪与营养、绿植与养护、种植与收获等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四是建立长效考评机制。每周一通报、每月一小结、每期一评价、每年一表彰,推动家务劳动有计划、有步骤、有指导、有检查、有考核地真正实施起来!
 
  下步,我们将继续以“五星支部”为抓手,以“星期同创”为载体,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保护来之不易的“双创”成果,积极构建以劳动实践为主线的课程结构,加强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的联系,倡导丰富多样的实践方式,注重劳动评价,强化劳动安全保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成为懂劳动、会劳动、爱劳动的时代新人。
 
  (通讯员 周文海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