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探芒种 乐享农耕——漯河市郾城区区直幼儿园开展芒种节气主题活动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的节气文化,体验农耕生活的独特魅力。近日,郾城区区直幼儿园精心策划并成功开展了以“知节气,懂农耕,乐享芒种”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引导幼儿亲近自然,感知节气变化,在寓教于乐中播下热爱传统文化、珍惜劳动成果的种子。
活动在一场生动的科普小课堂中拉开帷幕。老师们借助图片、视频和通俗易懂的讲解,向孩子们介绍了芒种的由来、气候特点以及与农事的关系。孩子们在聚精会神地聆听,积极踊跃地举手提问和互动中初步认识了这个充满诗意与劳动气息的节气,了解到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芒”指麦类等有芒作物的成熟与收获,“种”则指谷黍类作物播种最忙的季节,故又称“忙种”。老师们还用生动有趣的语言给孩子们讲述了芒种“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鵙始鸣,三候反舌无声”的自然现象,引导孩子们观察和感受仲夏时节的物候特征。
“芒种忙,麦上场。”为了让孩子们深刻体会农耕的辛劳与乐趣,幼儿园还特别设置了多样化的实践体验环节。老师们带来了真实的麦穗和小型农具模型,孩子们好奇地触摸着带有麦芒的麦穗,观察饱满的麦粒,初步了解了小麦的生长过程。“原来我们吃的面粉是这样来的呀!”孩子们在观察和讨论中发出了感叹。在幼儿园开辟的“小小种植园”里,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体验了翻土、播种、浇水的乐趣。他们小心翼翼地将蔬菜种子和谷物种子埋入土中,挂上了自己制作的“爱心小标牌”,期待着种子生根发芽。通过亲身体验,孩子们不仅学习了基本的种植知识,更懂得了“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的道理。
“心中的芒种”艺术创作环节更是将孩子们的想象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们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心中芒种时节的景象:金黄的麦田、忙碌的农民伯伯、翠绿的秧苗、五彩的花朵……一幅幅充满童趣和想象力的作品,展现出他们对芒种节气的独特理解与喜爱。还有的班级开展了芒种手工活动,孩子们制作了精美的麦穗贴画、创意草帽,用独特的方式表达对节气的庆祝。
此次活动将传统文化教育、自然认知与趣味实践紧密结合,让孩子们在实践体验、艺术创作中,多维度地感知了芒种节气的独特魅力。不仅丰富了幼儿的知识,锻炼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更重要的是在他们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尊重自然、热爱劳动、珍惜粮食的种子,激发了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区直幼儿园将继续把二十四节气教育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开展更多富有特色和教育意义的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在感知四季更迭、体验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健康快乐地成长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小小使者。
(通讯员 诸银平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