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郾城区区直幼儿园教师参加漯河市文联“沙澧讲堂”专题讲座
4月21日上午,在第29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为推广漯河市全民阅读工作,推动我市文学高质量发展,漯河市文联邀请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李春雷在漯河市许慎文化园为大家带来了一堂“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专题讲座。区直幼儿园的教师代表有幸参与聆听了这次讲座。
李春雷老师系鲁迅文学奖历史上最年轻的报告文学作家,也是新世纪以来唯一获得两届鲁迅文学奖的作家,更是徐迟报告文学奖历史上唯一蝉联三届的获奖者,被公认为“中国短篇报告文学之王”。他是中宣部确定“文化名家暨全国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被邯郸学院聘为“终身教授”。
讲座中,李春雷老师首先从《史记》和报告文学的产生和发展开始,以自己当年在报社做记者的经历,分享自己的创作之路。结合长篇纪实报告文学作品《钢铁是这样炼成的》艰苦而漫长的创作过程,勉励广大文学爱好者用精品力作记录中国故事,实现自己的文学梦想,使与会的作家和文学爱好者受益匪浅。接着,李春雷老师又结合人生的三重境界、个人创作转型故事、个人的获奖作品等,从业余到专业、走近和走进、发现与表现等三个层面阐述自己的创作经历。他寄语文学爱好者,要以专业的水平要求自己,涵养好内部的小宇宙和小世界,让文字形成特殊的风味;要走进社会,走向历史,有所担当,写出真正有筋骨的文字;要体验生活、深入生活,把小人物写出大文笔、大气势。
在最后李春雷老师与读者面对面互动交流的环节,区直幼儿园的马娜老师深有感触地说:“我们何其有幸,生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时代,而且又长在字圣许慎的故乡。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只有深刻体验生活,才能写出鲜活的教育故事。”
通过聆听李春雷老师这堂“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专题讲座,让我们对李春雷老师的认知上升到一个新高度。自古以来,优秀的作家无不注重语言的修炼。李春雷老师就是一位语言表达极具特色的作家,文字精到、准确、博雅。他吸收散文、小说、诗歌、新闻的语言特点,并将之融为一体、联合发酵,使自己的纪实文学作品散发出独特的艺术芳香,多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文学艺术成就。作为中国报告文学的领军人物,李春雷老师用作品、智慧和勇气,创造了一种新的可能,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拓宽了报告文学的疆界,值得我们每一个文学爱好者认真学习。
(通讯员 诸银平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