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1+1”新闻发布会开到了“中华字都”安阳

安阳市教育局微信 2023-08-17 09:29:29

文字归巢闪耀3000年文明之光,文化传承展现新时代文明硕果。8月16日上午,“中华字都”安阳迎来高光时刻,教育部“1+1”新闻发布会在我市中国文字博物馆举行,介绍语言文字战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发展中华优秀语言文化、助力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情况。人民日报社、新华社等30余家中央、省、市媒体参加发布会。

图片

“语言文字是国家重要的文化资源、经济资源、安全资源、战略资源,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田立新表示,“语言文字战线深刻把握‘两个结合’的思想内涵,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殷墟遗址考察、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扎根中国语言国情,把握时代使命责任,大力传承发展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语言文化之力。”

田立新从“薪火相传,守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立德树人,全力服务教育强国建设”“守正创新,促进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凝心聚力,深入开展语言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交流互鉴,推动中华优秀语言文化推广传播”5个方面介绍相关情况,并对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实施的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全民阅读标准建设工程、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中华精品字库工程等进行了介绍。

“语言文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和重要载体,既集中展现出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又参与塑造了这五个突出特性,为推进教育强国、文化强国建设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田立新表示,“中国语言文字贯通古今,是中华文明连续性的根系血脉;中国语言文字历久弥新,是中华文明创新性的生动写照;中国语言文字跨越时空,是中华文明统一性的维系纽带;中国语言文字载文促融,是中华文明包容性的塑造力量;中国语言文字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和平性的重要体现。”

图片

会上还现场发布了中华经典诵读工程有关情况、安阳市传承发展中华优秀语言文化情况和2022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

由教育部主办的“语贯古今 字载中华——教育部、国家语委重大语言文化工程建设成果展”在中国文字博物馆同期展出。

发布会结束后,记者参观采访了中国文字博物馆,并到安阳师范学院实地采访甲骨文信息化建设和甲骨文研究情况,还到安阳市中华园小学采访甲骨文校园文化建设情况。

“中华字都”安阳

让中华优秀语言文化在守正创新中传承发展

8月16日,在教育部“1+1”新闻发布会上,记者了解到,我市充分发挥文字文化资源禀赋优势,用“一片甲骨”的故事讲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让中华优秀语言文化在守正创新中传承发展。

图片

近年,我市坚持守正创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语言文化。我市开展了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举办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甲骨文识读大会、汉字大赛和诗词大赛,编撰了“诵诗识字来安阳”系列丛书。我市将甲骨文专业研究、书法创作等领域的人才培养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每年组织培训甲骨文骨干教师100名,为甲骨文进校园、进课堂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殷契文渊”大数据平台在安阳完成三期建设,安阳市成为国际甲骨文研究高地。我市依托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博物馆两个国家级研学基地,全力拓展“殷商文化和甲骨文”主题研学游活动。

图片

讲好汉字故事,深化语言文化国际交流合作。中国(安阳)国际汉字大会成功举办4届,已成为促进语言文字国际交流合作的国家级语言文化品牌活动。我市深度参与“汉语桥”“汉语盘点”等国家级权威品牌活动,面向海内外的大型主题展览《汉字》巡展已成功举办百余场。今年5月15日,“中华字都·安阳”红旗渠——殷墟文化旅游推介会在香港成功举办,我市3所中小学与香港3所中小学签订了结对协议,借力香港优势,以字为媒,传播汉字之美、文化之美。8月3日至6日,香港“百万青年看祖国”安阳行考察团在我市开展为期4天的交流访问活动。今年10月,我们将举办第五届国际汉字大会,开展“汉字·文明·数字·科技”高端对话、“司母戊鼎杯”国际汉字艺术创意设计大赛等系列活动。

擦亮文化底色,助力打造“中华字都”城市品牌。中国文字博物馆、安阳师范学院创建通用规范汉字信息网,讲述汉字演变历程,将高深的文字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概念性知识,通过开展“汉字精神励少年”活动,助力“文化下乡、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中国文字博物馆二期工程及汉字公园项目已全面开放,殷墟遗址博物馆将于10月建成开馆,也将成为安阳文化的新地标。全市105座甲骨文书屋让书香飘满城,37所甲骨文特色学校让孩子们亲近古老的文字。甲骨文教育进机关、进社区、进校园,融入安阳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安阳正打造有高度、有温度、有人文魅力的语言文化名城。